I Do缔造全球婚戒典范新王国
- 品牌类型女装
- 加盟模式区域代理/专卖加盟
- 招商地区全国
“钻石是上帝的礼物,我们是信使;钻石自诞生之日起,其营销方式就注定了与众不同”。自1999年进入钻石领域以来,HIERSUN(恒信)国际钻石机构董事长李厚霖先生,就希望自己能像乔冶•阿玛尼那样,开创出一个世人向往的时尚品牌。
借助钻石行业游刃近10年的经验,恒信敏锐的市场触觉意识到,“每10件钻石饰品的销售中,就有7件是以结婚为诉求”,于是,正如“只有钻石切割师才能真正赋予钻石第二次生命”一般,从2006年开始恒信打造出一块新的细分市场——瞄准全球婚庆市场的钻戒品牌,“I Do”则成为行业内第一个纯粹的婚戒品牌。
两年来,定义为全球婚戒典范的I Do婚戒,在毫不妥协的品质、近似苛求的工艺自我要求下,正以引导潮流的设计,向全球呈现着世界上最美丽的婚戒饰品,赢得加盟商与奢侈品市场的广泛认同。
然而,恒信对I Do品牌的“野心”却还不止于此,除了准确的细分出市场最大的那块蛋糕,伴随着“情感营销”、“视觉营销”、“体验式营销”一系列创新型营销理念的引入,I Do同样承载着恒信集团更大的梦想,在完成构建全球的全业务链的基础上,I Do也许将是国际钻石业未来最璀璨、最具时尚风采的一颗。
细分的力量
“I Do是我们2006年9月份正式推出的,现在发展势头很猛,预计我们今年年底会加盟商将突破100家,2009年的时候会达到200家,2010年的时候我们预计是300家,”恒信集团董事长自信地认为,“I Do的市场不需要再教育,也就是换句话说就是一个成熟市场,就是结婚买钻戒这件事情。而I Do正是为满足目标消费人群的时尚、品味、前卫、品质市场需求,而量身打造。
调查显示,全国每年结婚新人近1000万对,结婚消费总额达2500亿元。目前,中国珠宝首饰市场已由前几年仅占全球1%跃居世界前列,仅次于美国和日本。2006年,中国仅钻石消费额就达到196亿元,而在整个钻石市场消费中78%为婚戒消费。2007年,上海一地黄金珠宝首饰销售额达160亿元,珠宝首饰正在成为继住房、汽车之后中国老百姓的第三大消费热点。
在奥运巨大商机的强势驱动下,国际大品牌纷纷入驻中国,高级百货业版图逐步扩张,据国际知名的投资银行高盛公司统计,2004年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占全球奢侈品消费总额12%。比5年前增加了12倍;高盛预测,到2015年中国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奢侈品消费国。
I Do是全球第一婚戒品牌,坐拥千亿全国珠宝市场,目前吸引了众多加盟商的目光。I Do招商负责人表示,我国近5年来平均每年有811.36万对新人登记结婚,珠宝的消费平均5659元/对,地级以上城市珠宝的消费7643元/对。民政部门预测,2008年,将有超过2000万对新人登记结婚,今后10年又将迎来80后、90后结婚叠加高潮,这将带来上千亿的婚戒需求市场。
中国知名连锁特许经营专家刘震表示,婚戒市场,作为珠宝市场中最大的一个细分市场,销售比重占到70%以上。而就国内目前的婚庆消费比重来看,婚戒也开始成为结婚“必需品”。I Do作为全球首个定位婚戒的钻石品牌,通过最优的市场细分选择,为经销商合作伙伴提供了一个空间巨大,模式清晰的细分市场发展线路。
情感“突围”
除了细分的精准市场,I Do的情感营销,是其核心的销售模式的最大创新。
哥本哈根未来学研究院(CIFS)的院长罗尔夫•詹森曾在《梦想社会》中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预测:“未来的产品,必须取悦我们的心灵。”在当代营销学理论中,已经把营销重点从主导消费者理性的左脑转向了主导消费者的右脑;而罗尔夫•詹森的所谓心灵,说的就是支配我们情感的右脑。运用情感营销方式的“突围”,可能正是两年来I Do迅速崛起的秘诀,“钻石在中国的婚庆市场就从奢侈品的这种意义上,演变成了必须品,I Do需要的是情感的营销,而这也恰恰是恒信团队10年里积累后,最擅长的。”
“I Do”来源于西方婚礼上的牧师与新人的经典问答,它是一句誓言,同时也表明了I Do定位在“全球婚戒典范”的信心和决心。
全世界都知道,最美丽的婚戒——I Do是表达极致之爱的最佳信物,一如她神圣的名字,代表着对极致之爱的承诺。“I Do ——我愿意”是男人对责任的承诺,是女人对婚姻的信赖。惟有这一句,才足以表达爱人之间对婚姻的坚定不移。而这正是I Do神圣、不可替代之所在。I Do,如同钻石,本身就是一生永恒情感铭证的品牌。
“钻石的价值,决定了它是一种显示身份地位的奢侈品。在大多数的市场营销理论里,都将钻石划分为一种奢侈品。这没有错。作为奢侈品,它就会有很多奢侈品消费的特征,”恒信集团董事长如此理解钻石的营销创新。
“一种消费心理,我认为这是一种个性的新奢华主义的消费心理。也就是说消费者对奢侈品的消费在于对其设计、品牌文化的认同。比如说我可以穿一件阿玛尼的衬衫配一双50元的球鞋,我就喜欢阿玛尼,不是为了炫耀,而是显示一种品位和个人的喜好。”
实际上,中国的钻石消费市场,并没有完全形成品牌市场,真正的品牌要求情感认同,正是这点,让恒信看到了I Do的机遇。
除了爱心、信心与决心外,在I Do的情感内涵中,还赋予着一份更深的情感——“责任”。
I Do的责任表现于深知婚戒的重要意义,于是在设计、品质及工艺方面,毫不妥协。为了达成全世界最美丽的婚戒,I Do的每颗钻石全部都来自世界顶级钻石出产地南非,并历经最严格、细致的遴选;同时,为了保证款式的新鲜,I Do每年都推出近百款全球经典婚戒,而每一枚婚戒均经由国际著名珠宝设计大师设计。
而另一方面,I Do品牌更将责任与大爱融为一体。今年5月,在传来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第一时间,HIERSUN(恒信)国际钻石机构就为赈灾捐款了2000万元人民币,并以此成立“I Do儿童救助基金”,该基金将主要用于救助受灾儿童和贫困儿童。恒信集团表示“希望I Do能成为承诺、责任与信心的代言”。
体验的价值
在“非价格敏感型”的奢侈品行业,如何面向婚庆一族,提供适销对路的产品;如何在珠宝品牌林立的百货商场内,吸引住新人的目光……I Do体验式营销活动因其相对系统性与创新性,正引起了珠宝业界的普遍关注。
伯德•施密特在他的《体验式营销》一书中写道:“体验式营销(ExperientialMarketing)是站在消费者的感官(Sense)、情感(Feel)、思考(Think)、行动(Act)、关联(Relate)五个方面,重新定义、设计营销的思考方式。”这种思考方式突破传统上“理性消费者”的假设,认为消费者是理性与感性兼具的,在消费前、消费时、消费后的体验,才是研究消费者行为与企业品牌经营的关键。
其实,体验式营销在国际上早已成为企业销售方式竞相追捧的潮流,如微软的XP操作系统,其推广命名即体验(eXPeriencens);摩托罗拉E380手机的“光舞体验”;星巴克的“咖啡之道”;惠普的“全面客户体验”均属此例。但在国内,体验式营销的有意识实践也不过是近两三年的事。
而恒信集团则在I Do诞生的第一天,就为其定义下了“体验式营销”的血缘。不同于仅仅停留在感官、产品与服务的初级阶段,恒信要求I Do更能体现对消费思维、情感与价值的体验关注。
在2006年初的市场调研中,“I Do”率先获得了被调研者的一致认同。在测试期间,I Do开始调整产品线结构,在结婚为基本点,开始拓宽“婚庆”的外延,I Do的产品线,涉及订婚、结婚、情人节、纪念日、宝宝诞生等不同系列。
如今,在每一间I Do店里,都有粉红的玫瑰花,并设置了与婚姻爱情有关的主题文化区域,如“金婚”影展、婚姻宣言墙等。而在旗舰店,则有专门供情侣彼此传递情感、交换信物的求婚区。
珠宝品牌店面同质化严重的混乱竞争格局,却给了I Do成就标新立异的机会。
粉色是I Do店的主打色,连男服务员的领带也不例外。这正是出于前期详实缜密的市场调研,粉色和白色最终确定为VI形象色系,因为“没有一个女孩不喜欢粉红色”。特别的是,进店观看珠宝的顾客,还可能有幸享受到一杯加冰块橙汁的特别服务。
与众不同的体验,这正是恒信集团大力着墨的地方。
从恒信钻石宫殿的张扬,到I Do品牌精品店的精耕细作,恒信完成了其对体验式营销的理解与回归。
如今,I Do在北京东方广场的营业面积达到了1500平方米,同时在新光天地等一线商场拥有15家高端商场店面,与此同时在上海淮海路一线商圈拥有8家店面,营业面积达到了上万平米,营业额牢牢占据商场销售的前三位。
赢利的保证
对于赢利,恒信毫不忌讳,I Do的单店投资回收状况,最快的有6个月然后就整个投资收回,加盟商最快实现赢利的周期仅为半年。
恒信的野心有自己的理由。“钻石进入中国市场,其实就是短短七八年的时间,但每个人都开始知道,钻石是结婚的时候一定要买的定情之物,所以钻石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已经成了中国新娘的必需品。”恒信预计,“按我们以往的钻石销量来统计,大概结婚的钻石销售占到80%左右,所以市场的潜力非常巨大,而且中国的市场也日趋成熟,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它们都已经进入老百姓生活中。”
同样,坚实的团队,是恒信集团信心的后盾与有力保障。
恒信为自身团队的稳定所自豪:“恒信10年里,积累了非常优异的优秀的团队和卓越的团队,而且一直以来通过我们这种坚持不懈,缔造了一个非常卓越的企业文化,所以恒信这支团队,大概50%以上的人,在那个行业里都有五年以上的从业经验,这是非常难得的。”
不仅如此,I Do还几乎垄断了国内外钻戒产业的顶尖设计精英。I Do的欧洲设计中心设在当代艺术之都的巴黎,这里汇聚了国际著名多彩珠宝设计大师Philippe Tournaire领衔、全球最为推崇的顶级设计大师团队。而在国内,I Do为三家顶级珠宝学院设立了奖学金,并每年第一时间签约最优秀的毕业生,以此构筑独特的品牌定位和一流的珠宝设计,成为I Do核心竞争优势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