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与苹果的战略组合 开始在中国市场发力
0 海绵宝宝和派大星
IBM大中华区战略部总经理、Mobilefirst中国区负责人郭继军透露,在和苹果的合作过程中,“我们几乎打破了所有可以打破的陈规,从应用开发、应用交付、后台集成,到服务模式、收费模式,以及与合作伙伴、客户的沟通方式,跟IBM传统的方式完全不一样了。我们还学习了苹果独特的文化与产品特点。”事实上,IBM内部变革的关键,在于其是否能在企业内部推行适用于新生态的流程与规则。这是IBM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
IBM与苹果的战略组合,开始在中国市场发力。日前,IBM与苹果开始向中国市场提供10款面向iOS的MobileFirst应用。
2014年7月15日,IBM与苹果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将联合开发MobileFirst for iOS的企业级应用。合作之初,双方计划在2015年发布100款面向不同行业的企业级应用。截至目前,苹果与IBM已经正式发布了32款应用,其中首批10款应用将被翻译成中文,为中国的零售、保险、金融、政府、电信和航空六大行业提供服务。根据计划,接下来的半个月里,苹果、IBM还将在上海、北京举办展示会,为企业用户展示其产品、功能。
目前来看,MobileFirst正在企业级市场飞速成长。IBM大中华区战略部总经理、Mobilefirst中国区负责人郭继军介绍:“除了这32款已经发布的应用之外,我们还有几十款应用在推进中,年底前完成100个应用的目标很容易实现。”而且,“IDC统计,目前企业移动化市场的增长速度为27%,而我们的增长速度,比这快得多。”
消费级设备已经成为企业市场的主流,微软的Surface、Google的Chromebook都是这一市场的新宠。不难理解,苹果也需要企业级市场的战果来延续收入增长。传统业务日益下滑的IBM,更是必须赶上这波移动化浪潮。
苹果发力企业级
事实上,苹果设备在企业级市场已经拥有较高的占有率,大量的苹果用户在企业办公时使用自己的设备。
但是严格来说,向企业销售设备或提供企业级售后服务并非苹果的主要业务,因此很多企业的移动设备采购、升级与苹果并没有太直接的关系。其次,苹果并不提供企业级软件,相比于硬件设备的一次性销售,软件服务才是企业市场真正的利润所在。
iOS生态系统带来的用户黏性并没有体现在企业级市场上,iPad的销量下滑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这一问题。2014财年Q2至今,苹果iPad销量、收入连续6个季度同比下滑,且下滑幅度均超过10%。
2014财年Q4至2015财年Q3,iPad的销量为 123万、214万、126万,109万台,分别同比下滑13%、18%、23%、18%。目前,iPad的销量、收入已经倒退至2012年的水平。
但与此同时,依托办公软件支撑的Surface表现与iPad形成鲜明对比。2015年Q2,Surface部门营收8.9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17%。此外,Google的Chromebook也在蚕食iPad市场,尤其是教育市场。2013年,iPad在美国教育市场的占有率接近90%。但2014年Q3,苹果iPad在美国教育市场首次丢掉了榜首的位置,其销量为70.2万台,落后于谷歌Chromebook的71.55万台。
如果微软、Google能够在WP、Android手机上复制企业市场的成功经验,那么iPhone也极有可能受到影响。
2014年7月,苹果与IBM达成合作,年收入千亿美元的IBM堪称企业市场的巨无霸,拥有庞大的销售、服务团队,以及遍布全球的合作伙伴,并且对企业软件开发、移动化转型的积累领先于其他企业。这些资源都可以弥补苹果的不足。为推动MobileFirst,苹果、IBM各自组建精英业务团队,双方团队直接向CEO汇报工作。郭继军介绍:“所有IBM的行业专家都有为这一战略倾注精力,苹果也提供了非常多的专家资源。”
此后,苹果又推出了“移动合伙人项目”,并与另一家企业巨头思科达成合作,思科业务侧重于网络设备、企业视频会议。郭继军透露:“今后可能还会有IBM、苹果、思科三方的资源合作。”
除了引进资源之外,苹果还对产品做出变革。大屏幕、高配置的iPad Pro,以及Apple pencil都是苹果进入企业级市场的更强大的工具,苹果宣称:“iPad Pro比80%的便携PC都要快,是最理想的专业生产力设备。”苹果还展示了由IBM为航空领域推出的Passenger Care应用,该应用可以让地勤人员更合理分配机场人流量,帮助空乘人员提供临时升舱、及时改签等服务,该应用也将在中国发布。
iPad Pro被视为苹果在企业级市场的催化剂,或许是感觉到iPad Pro的威胁,微软抢在苹果发布会前一天宣布与Dell、HP达成合作协议,三方联手在企业级市场推广Surface。
IBM的生态联盟
当软件应用、销售渠道、售后服务保障了足够的用户黏性后,企业级市场方能势成。
毕竟,企业级市场的巨无霸不会止步于企业应用的开发。透过终端应用,IBM还志在参与企业的整个移动化转型,这其中包括通过云计算、大数据、安全等技术的应用,让传统企业完成互联网+转型,或者支撑中国制造2025、政府公共服务大数据等工程。
因此,IBM在2013年底提出CAMSS(云、大数据、移动化、社交、安全),外界普遍视CAMSS为IBM的转型战略。
为了执行这一战略,IBM 先后以20亿美元收购公有云企业Softlayer、12亿美元兴建全球40个云数据中心、10亿美元投资PaaS平台Bluemix研发、10亿美元组建沃森业务集团,此外, IBM还收购了深度学习公司Alchemy API、云数据服务公司Compose。一年多时间里,IBM在CAMSS领域的收购金额超过100亿美元。
除此之外,IBM还与Twitter、腾讯、SAP、Facebook、中国电信、ARM等一系列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其中,IBM在沃森平台上整合Twitter的社交数据分析结果,并与Facebook合作为企业提供个性化广告服务。
“MobileFirst平台上不只有IBM的能力,还将集成来自腾讯、阿里、SAP、Oracle,以及IBM合作伙伴的很多能力,这些能力都会以API的形式开放出来,”郭继军表示,“这是全新的生态系统,会推动企业级市场的API经济。”
API是互联网的关键,据统计,Facebook、Twitter超过70%的流量均来自API调用,如果企业市场可以被充分开放、调用API,那么企业可以在移动设备上随时获取客户资源、支付服务、供应链数据、物流信息、金融服务等资源,企业级市场效率会得到数倍的提升。
当然,生态系统的整合背后也需要平台架构、后台设施的大量改动,郭继军笑称:“一般,当我把这些改动工作、效果给客户讲一遍时,他们都说‘难怪你们这么贵’,但他们认可这些是别的企业无法提供的办公体验。我们期望将来和大家的合作能够建成这样的生态系统,大家一起来改变企业市场。毕竟,以IBM千亿美元的收入,市占率也只有几个点,企业级市场非常分散,体量也无比庞大,需要太多的生态合作。”
除了Mbilefirst之外,IBM投资10亿美元建设的Bluemix也在追求生态建设。Bluemix是IBM的云计算开发平台,同时面向企业级、个人开发者,提供IBM的大数据分析、物联网、沃森(Watson)等功能服务。除此之外,IBM还为开发者、合作伙伴开放在传统行业积累的销售渠道、行业经验、软件能力、融资服务等资源。IBM大中华区云计算与软件业务总经理胡世忠认为,“对IBM而言,这是一个全新的生态系统。”
CAMSS生态变革
当然,这也是IBM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生态系统。
全球90%的银行、70%的航空公司、主要经济体的多数政府机构、能源公司都在接受IBM的服务,IBM几乎一手搭建了这些企业的IT基础设施、数据结构。要在这个传统行业转型,构建生态系统,同时也意味着改变IBM已经稳固的商业体系。
郭继军透露,在和苹果的合作过程中,“我们几乎打破了所有可以打破的陈规,从应用开发、应用交付、后台集成,到服务模式、收费模式,以及与合作伙伴、客户的沟通方式,跟IBM传统的方式完全不一样了。我们还学习了苹果独特的文化与产品特点。”他举例介绍,移动应用的开发节奏远快于传统业务,为此IBM采取“敏捷开发”模式,如果MbileFirst需要IBM某个部门的专家、资源,基本上只需要一个电话,这个部门就会倾力支持。Bluemix也采用这种“敏捷开发”模式,胡世忠认为这是IBM云计算发展最关键的因素。
此外,与苹果合作的业务,还改变了IBM几乎铁一般的收费模式。IBM传统按照项目量进行定价,或者是根据劳务工作量计费,定价之后再签合同。但与苹果合作中,“我们先签合同,然后根据未来部署多少iOS设备、应用,每台每月收取一定费用”。郭继军介绍,这种收费模式变革的背后,是IBM的财务、法务、人力、交付的工作模式的调整。
在普通企业,这种变革可能并没有什么。但在拥有森严流程的IBM,这堪称奇迹。
事实上,在与苹果合作之前,IBM内部不乏规则挑战者。“在做咨询服务时,我曾经无数次挑战过收费模式,但成功的可能性很低。”郭继军介绍,“而现在,我们能够打破这些规则,一方面是因为公司对移动战略的重视,另一个原因则在于这是新业务,新业务的转型尝试并不需要抛弃传统利益。”
当然,这些规则的变革目前大多数存在于CAMSS战略业务内部,IBM传统业务仍然沿用着森严的流程,以及这些流程所代表的商业规则、业务模式。百亿美元打造新业务结构、联姻互联网公司构建全新生态系统,IBM正在打破整个企业市场的商业模式。但是,这一变革的关键在于,IBM是否能在企业内部推行适用于新生态的流程与规则。毕竟,只有新的运作模式,才能让IBM充分调动那些惊人的资源积累,这是IBM当前最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