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圈子ZARA贴子

Zara进入中国市场8年已超越艾格 销售额是其2倍

0 花意浓

  2014年,进入中国仅8年时间的zara以超越对手销售额两倍的姿态,将盘踞中国快时尚宝座20年的艾格拉下马来。

  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起大牌形象的zara,尽管内陆仅有180家专卖店销,售额却飙升至8亿元。2013年,艾格的店面已经高达2800多家,却亏损了8000多万元。为了减轻亏损面,艾格削减了117家百货专卖店。

  伏笔2013——被点燃的库存

  艾格也希望一直跟上zara的速度,像对手一样实施款多但每款量少的产品快速更替策略,无奈本身专柜基数大,积压风险也大——就是一款一个店只发5件,一个新产品也得一万多件;加上不敌zara模特阵容塑造出的潮流引导者的攻势,艾格的货品开始滞销,很快库存超越20%安全线,资金链也开始紧绷。

  2013年7月,富森要求供应商将上年订单结算额的2%作为业务支持返给艾格。如成功,艾格将会得到将近6000多万元的周转资金。一般来说,供货商面对厂家相对弱势,为了保持与艾格的长期合作,只能“支持”工作。

  但仍有部分供货商不愿忍气吞声,内地加工企业人工成本越来越高,利润越来越薄,而且,艾格的订单有下降趋势。不愿凑份子钱的一些供应商,纷纷离去。

  艾格的新政策收效多少不得而知,为了消灭库存,富森决定低价促销,且料定zara不会跟进。

  谁知富森算错了账。zara的库存也有增长,更因为连续邀请世界级名模,以及大店的管理运营全部是自营,销售成本增加了37%,管理成本更是飙升至146%。zara也跟进打折回笼资金。

  不像艾格打折一口价,zara降价更有计划。比如,先推出原价859元的外套,第一周折价为799元,第二周折价为499元,第三周折价为399元为最低价格。并且zara在大幅度折扣同时,大力推销服装搭配艺术。顾客本只买一件,经销售员一搭配,单笔交易快速提升超过千元。

  在zara的促销攻势下,2013年艾格销售额反而猛然下滑了2.5%,销售仅仅维持在25亿元上下,而zara的销售额却一举超越艾格。

  打响了价格战,却砸了自己的脚。更重要的是,艾格日后的更多变局和致乱源头因此役而生。

  血洗2014——市场选择了谁

  艾格骑虎难下,继续推出特卖、团购、vip惠售、发行优惠券、时间段抢购、节假日促销等,销售战线还扩展至网上。

  但消费者发现,艾格从打折开始,价格体系便开始混乱。比如专柜卖5折,网上卖2折。甚至这家店5折,那家店3折。

  网上价格的混乱,一是源于艾格为了获取更多线上份额,除了自己的的旗舰店外,允许加盟商加入电商渠道。加盟商们各自为战,对过季或积压产品打折毫不手软;另一方面还得说到上文与艾格不欢而散的供应商,有小部分开始为一些仿冒艾格的品牌代加工起了仿款。一时真假艾格满天飞,价格更乱。

  线上的打折又直接影响着线下销售。很多艾格实体专柜销售下降,不得已也跟进打折甩卖。加上这些专柜的销售本身就要跟着商场的整体促销计划走,商场讲究的是坪效,也就是整体的销量,不在乎单一品牌一池一地的得失,艾格集团对此也无法控制。艾格的销量总体有增长,品牌却越来越向低端下沉。

  zara也打折,为何就不见此乱象呢?

  因为zara只有自己的大店,出货口单一方便控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zara每年推出的服装款式虽多,但每款量很少。每款在每个店只有几件,专卖店数量本来又不多,摆放不超过两周便能销售告罄。实在遇上打折也销售不出去的款,便会被空运回西班牙,交由总部撕掉商标交给专门的折扣店处理。由此保证了货品少积压,同时品牌不因打折受损害。

  2014年上半年,艾格很多店面开始大幅亏损。依靠2000多家店的规模,终是保住了十五、六亿元左右的销售额。此时,仅有180多家店的zara的半年销售额猛然增加至近35亿元,几乎是艾格的2倍。

按投票排序按时间排序0条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