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圈子中国原创设计师品牌贴子

设计师张肇达:“黄河”过后谈风格

0 Tina.

  八年了,从《2000/12/12》到最新的《黄河》,著名服装设计师张肇达一如既往地走在服装创作的探索之路上。从最初从中华56个民族的服饰中汲取灵感,到今年到寻找华夏血脉的发源地,汲取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历史传统积淀,提炼中华古文化精髓,张肇达无论在形式还是手法上都在不断寻求自我突破。

  另一方面,作为成熟的设计师,他也没有忽视市场与服装品牌建设。在今年的上海时装周上,他推出了马克·张高级订制“SurperStar”系列,这与中国国际时装周上推出的创作系列“黄河”仅有半月之隔。

  对于“黄河”对于“SurperStar”,张肇达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谈了他创作过程的所思所感。

  关于艺术创作

  记者:创作“黄河”采风过程中,最让你感动的事物是什么?是否在服装创作上表现出来?

  张肇达:站在黄河边,那磅礴宏大的气势蕴含的内的强大生命力,激发着我内心的力量,我要去展现在我眼中、心中,关于它、关于生命、关于信仰的一切。最感动的是我一路伴随着黄河,从发源地到入海口,从潺潺溪流到汇聚成滔滔大河———每经一处我都会受到当地文化民俗的影响。我感动于大自然与人类生活的互相浸润、磨合,这是物竞天择的规则。在创作黄河系列时,我试图用各种结构与线条去表达,无论是奔涌中那滚滚波涛、天地洪荒、层峦叠嶂、惊涛拍岸;或是平静中的黄河带给人的冥思与沉淀的情怀。

  记者:与去年“西藏”相比,“黄河”主题的创作气势更为磅礴。此次服装创作难点在那里?哪些体现出你的新探索?你最满意的是哪部分?

  张肇达:是的,今年所要表达的黄河更为庞大,上可以追溯到天地玄黄,文明始初,下可以幻化万物,育世界之大成的黄河。

  服装从工艺或者整体的控制上来说,更为复杂。人们可以从这个系列中看到服装上的绘画,雕塑,建筑,是一种很随意的泼墨设计,我尝试在时装上作画。但时装的廓形、物料造成在服装上作画比起一般绘画来说都更难以把握。从操作技术上来说,那是跨越了所有剪裁、缝纫、打版的技术极限。一般制作一件衣服都有常规的路径,即用无数的直线来连接无数的点做成一件衣服。做衣服的时候由两点成为一线车缝,在衣服上面做一条直线是有难度的。而我则打破了这种线和面的固定关系,我会用无数面的叠加来代替点和线的支撑模式去承载整件衣服的骨架。

  我比较满意男装那部分和浩浩长春的女裙。

  记者:对于“黄河”的色调,我听到两种不同的声音,一是说色调很美,反映了黄河的不同个性,也有种看法是认为设计师把色彩用浊、用脏了?对此你如何解释?

  张肇达:当你去黄河走一走的时候,也许你会认同我的色彩。

  记者:很多人会想到你擅长用面料做文章。在此次创作中,在表现“黄河”流域山水气质上,你共使用了多少种面料,在面料质地与色彩的选择上你有何心得?

  张肇达:200种面料,在面料的质地上面根据演绎的系列不同,有所区别。比如第一系列源远流长,主要是表现黄河的源头,所以在质地上采用部分缎的材质加入部分闪光面料,再辅助部分真丝的飘逸面料,再搭配蓝白红色彩来突出黄河源头的冰雪融化的大气;在第三系列为突出延安岁月的革命气氛,我用所有的面料制作成成衣后加以压皱水洗,来表现岁月的痕迹。

  记者:第三幕延安岁月从历史和现实角度的切入,男装首次出现在你的创作系列中有些出人意料。在创作中你是如何考虑的?

  张肇达:从现代的眼光来看,我始终觉得有很多历史元素是非常时髦的。你会在这一系列的男装中发现新与旧的接壤,看上去是延安的复拓,但实际上这种光泽感、褶皱、反复水洗褶皱的效果是很有前瞻性的,非常潮流。时尚就是一个巨大的时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东西会流行,但你一定知道什么元素是符合时代需求的。

  记者:在“黄河”系列中具有历史感的和本地色彩的刺绣纹样装饰贯穿始终。这些是出自博物馆的藏品吗?你如何使之融入服装中的?

  张肇达:从人类开始学习使用工具到各种民间手工艺的蓬勃发展,唯有母亲河见证了这一切。它无声地经历了各个时代的风霜,看着人类一点一点摸索出记忆和方法。那些刺绣纹样都成为最好的见证,他们是来自于最原生态的手工艺人的作品,它们是黄河史的见证人。而我把它们引入我的设计并不仅仅是要令图案丰富,更是引入了一个时间的标志。

  记者:从巨大的厂房到超长蜿蜒的T型台,从吟颂诗歌、老汉放羊开场到陕北腰鼓舞出现,从陕北民歌到黄河大河唱;富于戏剧性与张力,为“黄河”系列的表现增色不少。你认为服装之外部分从音乐到环境营造的设计,要占这场秀的几成?其中你的构思占多少?

  张肇达:关于音乐,我非常感谢卞留念先生的支持和协作,音乐和环境对我的服装设计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我的设计气场很大,它需要大环境、大场景,它很需要舞台。我的创作系列需要配合人类共同的回忆、情感、模拟场景去唤起人们心灵深处的共鸣。

  记者:在清华美院举办的“黄河”绘画展与这次的服装创作是什么样的关系?以服装作画是今后你进行探索的方向吗?

  张肇达:绘画是我在服装之外的另一种关于生命和信仰的表达方式,服装和画没有严格区分,人们把它们作为不同的艺术形式,而在我这里它们是两种载体而已。这两种载体本身具有共同点,我只是用两种方法去完成我内心的表达需求。从我的时装设计上人们也能越来越多地看到绘画的风格和痕迹,但这两者的规范是不同的,或者说它们具有不同的语义,按照不同的法则出牌。而我则是在这个规范的最大空间里表达我想表达的东西。

  关于时尚潮流

  记者:有种观点认为上海时尚中有更多“崇洋”成分。今年将订制秀在上海时装周亮相,而将黄河带到北京,为什么会这样安排?上海的反响如何?

  张肇达:在上海时装周亮相的是马克·张高级定制“SurperStar”系列。

  我认同这个观点,所以我这次在马克·张高级订制秀里面追求了许多国际时装秀的细节,我所有的模特都是外国模特,整个舞美灯光以及舞台表演都是请英国的知名导演JOHN来设计执行的。现场的布置非常现代、浪漫,嘉宾都是我们高级订制品牌的VIP,现场气氛非常热烈……

  记者:从中国国际时装周多场发布看,西式造型与中华元素运用已蔚然成风,我认为与你最早而且这些年身体力行地提倡分不开。从这次“黄河”创作中,你有何新体会?

  张肇达:东方的灵魂,西方的技巧,做中国元素很多年很多人都在做,做这件事情本身没有什么大不了,而在于为什么要做?怎么去做?对于中国元素的演绎,我相信只要做的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要做,那么他做出来的东西一定是不同的。

  我们的根在东方,我们的内涵在东方,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去借助西方的经验与技巧甚至渠道来推广我们东方文化的精髓,这也是我一直在做的。

  记者:通过秀很多人认识了你的创作风格,但不了解这场创作秀与趋势发布的关系,所以对于服装在时尚性与实用性上出现了一些质疑的声音。对此你有何解释?

  张肇达:FashionShow是什么?国际大师的高级时装发布会都是为了表现艺术创作的高度,而这本身符合高级时装诞生的初衷,那便是梦想。高级时装是少数人为多数人制造的梦想。“马克·张创作”就是属于我个人艺术创作的高级时装。让很多职业的服装设计师从中找到他们的灵感,令有影响力的媒体根据他们的专业鉴赏给予认可,并寻求到与市场的联结点,设计师再去设计服装、承担起传播给大众的使命。这种“趋势发布”的路径,更真实,更有生命力,并不是人们非得把我的“黄河”穿在身上我就做到了“趋势发布”,这是他们对整个时尚系统的认知还不够。

  记者:在院校中,很多学生在创意设计中会模仿你的风格。对于这些学生你有何忠告?对面料再造你有哪些心得?

  张肇达:模仿别人走不出属于自己的路。在掌握熟悉技巧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试着去模仿,但当你学会方法以后得尽早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在面料再造方面我建议不要有太多禁忌,尽可能单纯地从表达需求去考虑。

  记者:作为艺术家,你在服装艺术探索上走得很远,我们也认识了你的风格。但在成衣设计方面,人们却难于说清你的设计风格,你如何看待这种欠缺?

  张肇达:我不认为这是欠缺。我在成衣方面的能力在很多年前欧美市场上已经得到了认可。成衣体现的是人的能力,也许更多的是一种技艺,我不轻视这种技能,这种技能中有对市场的尊重。而创作需要有天赋与激情。中国市场还不成熟,不稳定,中国顾客的品位在不断变化。既然成衣是为了给消费者穿的,消费者变化着,设计师却过早定下框框,不能随之而校正自己的方向,我想闭门造车一定走不远。

  记者:服装设计师通过发布传播时尚与潮流是其本职,在这方面你认为自己做得够吗?你今年做过几场发布会,是如何推广时尚潮流的?

  张肇达:除了我的几个商业品牌一年两季的外部订货发布会之外,还有在2007年元宵节发布的“天堂传说”性感内衣系列,通过网络全球直播,现在已经超过两亿的点击率;6月底,我在上海全国最大的婚庆展览博览会闭幕秀上发布了“皇家婚礼”系列,主要是针对我的大众婚纱系列的流行趋势发布;11月2日在上海时装周的压轴大秀“SuperStar”高级订制时装发布,场面空前;最后你看到了北京的“黄河”创作秀;第二天在上海的红楼梦全明星话剧在虹口足球场隆重首映。

  潮流的本质在于极度个人化的灵感得到了更广泛人群的拥戴。我不认为潮流是一个有标准的东西,但我认为潮流与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时代的经济政治都息息相关。一个设计师不可能囿于他的美学领域,只有洞察到这一切,我们才能找到直指人心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才会被广泛流传。

  记者:你认为2008春夏潮流有哪些特点,关键词是什么?

  张肇达:艳色、印花、轻盈。

按投票排序按时间排序0条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