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uglas Hannant的期待:洋品牌寻中国路
0 奇遇夜蚀而看好中国市场未来发展潜力的并非只有这5家国外企业,来自纽约的设计师品牌Diego Binetti和Douglas Hannant同样对中国市场充满期待。
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市场表现出的巨大消费潜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抢滩中国市场。这些国际品牌的进驻,在丰富中国市场服装品类的同时,其先进的经营理念及品牌运作模式也给中国服装企业的发展以借鉴、启示。
但与此同时,面对中国市场日趋饱和的品牌业态及竞争激烈的市场格局,这些国际品牌能否真的实现其在中国的平稳落定和良性发展,它们对中国市场的憧憬能否实现?
国际品牌的“中国梦”
“展会举办期间,过来跟我们洽谈的商场非常多,他们对我们的产品都表示出浓厚的合作兴趣。”Morten Severon告诉记者,其中除了品牌产品本身的设计、品质外,中国市场对其产品定价的接受度也大大出乎品牌商的意料。
“我们本次参展深圳服交会的品牌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根据中国市场目前的发展情况,我们将自己的目标市场定位在中高端市场,选择的品牌也都是欧洲市场较有知名度的品牌参展。”keenon fashion商务拓展部总监徐贝西告诉记者,在这些品牌中,成衣的定价多集中于1000元~2000元左右,高端童装的价格则在600元左右。
一开始,这样的价格定位,使对中国市场了解不深的Morten Severon还稍有忐忑,但在跟一些商场和渠道加盟商洽谈之后,Morten Severon对这5家品牌未来在中国的发展颇有信心。
“中国市场太让人惊讶了,许多商场都告诉我,这5家品牌的价格定位在中国商场里很普遍,一点也不高。因此,他们对我们表示出强烈的合作意向。”Morten Severon说道。
除了惊讶于中国市场在服装消费上的巨大潜力外,在来自纽约的设计师Diego Binetti看来,中国市场近年来在服装消费上的个性化需求,也给国外设计师品牌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Diego Binetti是我们品牌的高端系列,主打的是高端个性礼服,针对的是演艺明星、贵妇等对个性着装有较强追求的高端消费者。”Diego Binetti认为,近年来,中国对欧美服装风格追捧,让其在设计上相较于中国本土品牌有着更明显的优势。
同样以中高端定制礼服作为目标市场的美国设计师品牌Douglas Hannant,对品牌未来在中国的发展也抱有较高的期望值。
“我认为,未来我们在中国市场会比欧洲的礼服品牌更有优势。”Douglas Hannant渠道拓展负责人告诉记者,品牌目前已经进军亚洲的日韩市场,就他近几年对亚洲市场的感受来看,相较于欧洲礼服的“庄重”风格,亚洲消费者更偏爱比较“轻松”的礼服系列。
对礼服的轻松化演绎,也让Douglas Hannant在消费受众的定位上,有较宽的接受度。
“我们的目标消费者一般定位于25岁~45岁的女性。”Douglas Hannant的品牌负责人告诉记者。
对中国市场期待进一步坚定了这些品牌进军中国市场的决心,但品牌落地随之成为这些企业需要面对的问题。
梦想落地现实
对于品牌未来在中国市场的拓展,身兼品牌设计师及负责人的Diego Binetti坦诚地告诉记者,因其对中国市场还缺乏足够的了解,所以,在对未来中国市场的开拓上,他会尝试一切可能的合作方式。
“我的服装品牌在中国香港的连佛卡和日本的百货商店都有销售,双方主要采取的是买手采购的合作模式。对此,在未来的渠道的开拓上,我也希望能跟商场及代理商建立合作关系。”Diego Binetti同时表示,如果有服装企业有意向在产品的设计,甚至品牌收购上合作,他也不会排斥这种合作方式。
不同于Diego Binetti在渠道开拓上的摸索态度,Douglas Hannant对其未来在中国的发展有着明确的规划。
“我们期望寻找的是品牌合伙人,这个合伙人不只是负责我们产品的销售,从产品的生产、设计、销售、资金,甚至品牌在中国的运作上,我们希望它都能全面参与进来。与此同时,我们可以给予它一定的股权作为回报。我们希望找寻的是一种稳固的合作关系。”Douglas Hannant品牌渠道负责人告诉记者。
与此同时,keenon fashion负责渠道拓展的5家品牌,则以寻求商场合作及代理商为进军中国市场的主要方式。
“我们目前对中国市场的开拓,还是以渠道合作为主。在国外,商场或者代理商在选定品牌达成合作之后,服装企业在渠道拓展上的具体事宜一般会交由渠道商自己负责,销售及库存等具体问题都由渠道商自己打点,市场风险也由渠道商自担。”Morten Severon表示。
但显然,这样的合作模式不适用于中国市场。
Morten Severon发现,在拓展中国市场中,5家品牌还需要渠道本土化的适应过程。 徐贝西告诉记者,从他们这几天同中国渠道商接洽的情况来看,在渠道的拓展上,中国的渠道商更倾向于风险共担的合作方式。
“在我们与一些中国商场的洽谈中,我发现,商场能接受的底线,也需要品牌自担10%~20%的风险。”徐贝西告诉记者,对此,他们将针对中国市场的具体情况,做双方合作的具体细节研究。
其实,不管洋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终端落地能否一帆风顺,其对中国品牌的冲击都在所难免。对此,中国企业该如何找到自己的优劣势,进而面对日趋激烈的品牌竞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