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羊羊”能成为中国的“唐老鸭”吗?
0 peng“喜羊羊”能成为中国的“唐老鸭”吗?
卡通形象唐老鸭已经75岁了。在此间举行的第15届上海电视节上,唐老鸭的“家长”——美国迪斯尼公司参展国际影视节目交易市场,与之“对阵”的是今年春天在中国内地创下票房奇迹的本土动漫新秀 “喜羊羊”。
一些中国动漫业人士不禁问:“喜羊羊”能成为中国的“唐老鸭”吗?
“喜羊羊”走红“生财有道”
2009年初,一部成本600万元人民币的国产动画片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上映首日便达到800万元票房,累计票房更是突破8000万元,被影评人士称为有史以来最“牛”的国产动画影片。
中国的“喜羊羊”把好莱坞的《马达加斯加2》《闪电狗》等同一档期动画大片远远甩在身后。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的街头,小观众看完电影,买一个“喜羊羊”毛绒玩具,成为新春一景。商场里的儿童专柜,更是充斥着“喜羊羊”的衍生产品。
作为影片的主要出品方,上海文广集团影视剧中心副主任王磊说,《喜羊羊》系列作为电视动画片,已经培养了大量小观众,当他们发现可以在大银幕上和“老朋友”见面时,带来的观众量级是“1+X”的几何式增长,一位小观众通常会有一位甚至四五位家长、亲属陪同观影。
《西岳奇童》主创人员、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资深导演胡兆洪分析,“喜羊羊”的出现,给沉寂多年的中国动漫产业带来了生气。他说,从模式上分析,“喜羊羊”的走红,有一些经验可循。一方面“喜羊羊”花费数年时间通过电视屏幕培养了属于自己的观众群,另一方面,超大规模投入的前期广告宣传,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与政府的大力扶持也分不开。“喜羊羊”模式能否“复制”仍需经受考验
“喜羊羊”是否有可能成为中国“唐老鸭”?业内人士有各种观点。
有人认为,“喜羊羊”已经尝试了“迪斯尼式”的美国行销。根据“喜羊羊”的营销理念,影片的主要出品方对宣传推广不遗余力。上海文广集团13个电视频道、多个广播频率加之新媒体,大量播放宣传片,使得电影即将上映的信息深入人心。
王磊说,播出平台与营销资源的整合,本来就是文广集团最应发挥的优势,就如在好莱坞,迪斯尼利用旗下的迪斯尼专门频道、ABC(美国广播公司)等为其生产的电影大作推广一样,这是理所当然的。
胡兆洪则提出,“喜羊羊”的成功,是一件好事,从某种角度看,为中国动漫产业提供了营销经验,但与“唐老鸭”背后的“迪斯尼模式”,仍缺乏可比性。他说,一方面,“唐老鸭”等艺术形象根植于美国文化土壤;另一方面,以迪斯尼、梦工厂等为代表的动漫生产模式,经过长期累积,有其整合创意、设计和投融资的独特产业链,而“喜羊羊”的模式能否在中国动漫产业内成功“复制”,仍需经受考验。
中国互动娱乐企业盛大网络,长期关注“迪斯尼模式”的发展。盛大企业传播总监诸葛辉对记者说,“打动人心”是迪斯尼成功的核心,迪斯尼的动画形象根植于美国的文化土壤,同时也考虑了海外消费者的特点。
诸葛辉认为,“迪斯尼模式”对中国相关产业的启示是“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用新技术、新模式打造新文化、传播新文化,是一种企业责任,也是中国相关产业持续稳健发展的振兴之路。
中国原创动漫期待“1+X”效应
值得注意的是,“喜羊羊”的成功令国内动漫产业界精神为之一振。在今年的上海电视节“聚焦动漫谷——动画项目创投”活动中,有超过120部作品参与。
上海电视节组委会表示,相关活动旨在为中国原创动画与资本投资方之间搭建沟通平台,挖掘内地市场的创作潜力,开拓动画片市场,打通整条动画产业链。因此,今年还首次将“动画项目创投”纳入电视节的国际影视节目交易市场。
《功夫熊猫》导演马克奥斯本曾提醒,如果说中国动漫人需要向好莱坞学习什么,应该是如何表达一个有趣的故事。好莱坞讲故事的方式并不是美国独有的方式,而是全世界都能通用的、娱乐的、吸引大家心灵的方式。
针对动漫产业的投资升温现象,胡兆洪分析,耐心和冷静对刚刚兴起的中国动漫投融资市场显得相当必要。他说,中国原创动画仍需要足够的发展时间和空间,当资本实力和文化实力相匹配时,或将涌现更多超越“喜羊羊”的动漫形象,他们根植于中国文化,进而走向世界。
显然,中国动漫产业将不满足于只充当世界动漫业的“加工厂”。上海电视节“动画项目创投”组织方分析,从“喜羊羊”的“1+X”效应看,这是由观众群所引发出的巨大消费潜力,而中国原创动漫所期待的“1+X”效应,从长远看,应是民族品牌占领市场并走出国门,向海外输出产品,传播优秀的中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