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克要在中国发力清库存?消费者的福音,李宁们的悲剧……
0
当行业老大开始清库存,其他小兄弟怎么活?
耐克最近几个财季的表现并不太好。截止至2012年8月31日,耐克2013年第一财季净利润为5.67亿美元。而2012财年第一财季,其净利润为6.45亿美元。同时,耐克在中国这一关键市场的新订单正在减少,大中华区新订单数量同比下跌5%。耐克当季在大中华地区的营收为5.72亿美元,同比增长8%,不计入汇率变动的影响为同比增长7%,增速低于去年同期。
耐克正在通过一系列的内部重组与调整,希望重获高增长与利润率。
除了计划剥离茵宝和Cole Haan等品牌,集中精力经营耐克、乔丹、匡威和Hurley品牌。耐克还将在中国市场实施“清库存”战略。
最近有来自非官方消息称,今年耐克计划在中国新开40至50家工厂店,这一规模远超以往,同时新开工厂店将从一线扩张至二三线市场,折扣力度保持在3至4折。
所谓的“工厂店”就是厂家直销店,里面商店价格相对便宜。
根据耐克披露的信息,截至2012年5月31日,其在美国市场的直营耐克品牌工厂店有156家,包括中国市场在内的国际市场,直营工厂店规模为308家。如今耐克的非经证实的计划,意味着今年在中国要增加全球工厂商的10%以上。来势不可谓不猛。
耐克如果以清库存为市场主要手段,国内本来就在高库存中挣扎的体育品牌更将面临雪上加霜的局面。
《每日经济新闻》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