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千拉面一天在中国营业额达115万元 罚20万算什么?
0 秋天落叶当人们渐渐淡忘味千拉面“骨汤事件”时,上海市工商局作出调查与处罚定论,决定对味千进行行政处罚,罚款额是20万元。
20万能不能罚痛味千?
根据味千拉面在香港的上市公司味千(中国)公布的2011年上半年的业绩报告,其上半年的营业收入为16.64亿港元,利润为2.55亿港元。按半年180天计算,味千(中国)每天的利润是141.8万港元,折合成人民币是115.8万元。
能日赚110多万,恐怕没有多少人会为被罚20万元而感到特别痛,况且这么多年来就被罚这么一次。相比而言,媒体报道、客流减少对他们的“惩罚”要严厉得多。
更要命的是,当事人都觉不到痛,旁人就更不会有啥感觉了。本来,处罚除了能让当事人感到痛外,还可以威慑他人。如今罚不痛,可能反而使类似的行为被认为是“小风险,大收益”的“买卖”,转变成坏榜样。在“骨汤事件”后,类似的多家餐饮企业就被曝光豆浆为用粉加水冲调而成。相比味千,这些商家付出的代价更低。
根据这次处罚味千的依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此次的处罚已经是上限了。
相比而言,在其他一些国家,同样是虚假宣传,当事人要付出的代价就要高很多。比如,今年6月,因宣传药品(抗精神病药物维思通)时存在欺骗行为,强生公司旗下的奥索-麦克尼尔-杨森公司,就收到了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法官开出的3.27亿美元罚单。7月份,因旗下一款纤体乳涉嫌虚假宣传,妮维雅(Nivea)也遭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罚款90万美元。
同样的例子还有,3月下旬联合利华、宝洁、立白、纳爱斯日化“四大巨头”集体传出要涨价的消息后,今年5月份,上海物价局对联合利华处以200万元罚款。这被认为是“挠痒痒”。根据联合利华中国官网的介绍,其年纳税达近10亿元人民币。而不到1个月之前的4月份,欧盟委员会刚宣布,对宝洁和联合利华分别处以2.1亿欧元和1.04亿欧元罚款,以惩处这两家日用消费品巨头操控家用洗衣粉价格。
罚不痛背后的违法成本过低,不仅不能治病救人、以儆效尤,有时反而成为一种纵容。这或许是近年一边罚一边类似违法现象增多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