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圈子热点播报--服装圈贴子

重庆沃尔玛:沃尔玛停业 “假冒绿色猪肉”事件 4500万元损失

0 夏日么么茶

在首批3家门店被查出销售假冒绿色猪肉之后,沃尔玛在重庆地区“假绿”事件愈演愈烈,至今已有10家门店被查。记者昨日获悉,就 “假冒绿色猪肉”事件,重庆市工商局依法对沃尔玛重庆涉案门店作出没收违法所得、罚款约269万元以及停业整顿15天的行政处罚。据业界保守估计,沃尔玛因停业将面临着约4500万元的营业额损失,还将面临协调供应商退货等难题。

  15天歇业的烦恼

 停业带来的直接问题是营业额损失。记者采访多家同业后获悉,一家8000~10000平方米的卖场一天保本性质的保守营业额大约是30万元,以沃尔玛10家门店停业15天来计算,则营业额损失的保守估计高达4500万元。

 “15天营业额损失是最直接的,但后续问题可能更麻烦。”一位长期从事卖场生鲜管理的沈先生告诉记者,卖场货品大致分为纺织品、小家电、食品、日化等。停业15天对于纺织品、小家电、日化和保质期较长的货品问题还不大,可是短期保鲜的生鲜食品肯定会过期,假如要退给供应商,那么供应商需承担经济损失,因为通常卖场较为强势,不会赔偿。

 一位与沃尔玛长期合作的农产品供应商向本报记者透露,供应商分为全国范围或区域范围,假如是全国供应商,遇到卖场停业,则可由沃尔玛做企业体制内调货,将重庆地区货调往其他区域销售,假如是区域供应商,则由供应商自己做企业体制外调货,即将原本给沃尔玛的货调给家乐福、大润发等其他同业。

 “但有个问题,即其他品牌企业未必会接受所有的来自沃尔玛的退货,毕竟销售量不会短期爆发式增长,一旦如此,供应商需自己做好货损准备。此外,很多直供农产品是按照零售商订购量以销定产的,突然间15家门店停业,相关供应商会多出一批货,这类货需供应商自行协调。”上述供应商坦言。

 对此,沃尔玛中国区昨日表示,已与相关供应商保持密切沟通,并已就暂停营业及全面整顿一事通告相关供应商。

危机管理缺位

 沃尔玛表示,刚收到重庆工商部门关于对部分重庆沃尔玛商场暂停营业15天的正式通告。公司对此高度重视,正积极配合相关调查工作并根据重庆工商部门的指导,立即对相关问题进行纠正。

 尽管沃尔玛表示已及时配合,但事实上,其重庆首批3家门店被查一段时间之后,才又发现其他7家门店也有问题,其间沃尔玛似乎并未阻止其他门店销售假冒绿色猪肉。

 这并非沃尔玛重庆区域第一次遭遇食品问题。重庆市工商局局长黄波向媒体表示,自沃尔玛2006年进入重庆以来,因销售过期食品、不合格食品、虚假宣传等行为,被工商部门处罚了21次。今年以来,各级工商部门进一步加大对沃尔玛在渝企业的指导、规范力度,针对经营中的问题先后发出94次行政指导意见,下达责令改正通知7次,仍未能引起其管理层的足够重视。

 “这凸显了沃尔玛危机管理的漏洞,假冒绿色猪肉事件发展至今越闹越大,有几种可能,其中一种是沃尔玛的区域管理者没有及时向上级公司上报,耽误了危机处理最佳时间,因为此次是假冒销售,而非涉及食物中毒、含量超标等恶性事件,可能区域管理者并未给予高度重视。此外,也不排除沃尔玛未能及时与工商部门沟通和反馈的可能。”一位外资零售企业管理者王小姐分析说。

 记者采访了欧尚、农工商、百联等中外零售商后发现,零售商基本上内部都有一套危机管理流程。一般来说,危机事件最根本的处理在内部,首先应由相关人员向主管领导汇报,并在第一时间上报到总公司,随后要与发生危机的对方比如消费者或工商部门做及时沟通,给予反馈表明态度。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乐琰)

  沃尔玛重庆危机

 知错就改,改了再犯,沃尔玛又一次“呛”到了重庆公众。

 9日,重庆官方通报,由于涉及普通猪肉冒充绿色猪肉、以虚假的商品说明欺诈消费者等违法行为,沃尔玛在渝部分门店停业整顿15天并被罚款269万元。

 相关涉案犯罪嫌疑人被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重庆市公安局副局长黄伟表示,下一步进入法律程序将依法提请检察院进行逮捕,然后移送起诉进行公开审判。

 沃尔玛自2006年入渝以来,因销售过期食品、不合格食品、虚假宣传等行为,被工商部门处罚了21次。

 269万元,这是迄今为止重庆对超市开出的最大罚单。

 值得关注的是沃尔玛被“休克”的大背景,今年4月26日,重庆发动“百日会战”,掀起“食品打黑风暴”,此次牵头破案的正是重庆市公安局此前新组建的打假总队。

第N次处罚

 沃尔玛在渝共有13家门店,包括10家沃尔玛分店和3家收购的好又多分店。经查,沃尔玛在渝10家分店及2家好又多分店以普通猪肉冒充绿色猪肉销售63547公斤,时间跨度长达20个月,牟取非法利益73万余元。同时,沃尔玛重庆九龙广场分店还发生了销售的散装食品未依法标注法定条款,食品标签含有虚假内容的违法行为。

 重庆市工商局认为,沃尔玛在渝分店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

 9日,沃尔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发表声明称,针对近期重庆沃尔玛商场发生的“绿色猪肉”事件,“我们今日刚刚收到重庆工商部门关于对部分重庆沃尔玛商场暂停营业15天的正式通告。”

 声明透露,重庆公安部门拘留了部分重庆沃尔玛员工,重庆沃尔玛将全力以赴配合重庆公安部门的相关工作,以尽快完成调查。

 然而,事情并非拘留可了。

 “如果以涉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罪名,在刑法的处罚上是有明确的规定。”黄伟公开表示,“现在根据案件侦办的情况,下一步再由法院来判定刑期。”

 “我想至少也是在两年以上,甚至可能还高一点。”黄伟说。

 根据刑法第六十一条,销售问题食品“5万元以上不满20万的,判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50%以上两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20万以上不满50万的判处两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零售业巨头倒于“食品打黑风暴”之下,有其必然因素。

 重庆市工商局局长黄波介绍说,今年以来,各级工商部门针对沃尔玛在渝企业经营中的问题先后发出94次行政指导意见,下达责令改正通知7次,仍未能引起其管理层的足够重视,陆续发生了用过期板鸭加工食品销售案、以普通猪肉冒充绿色猪肉销售案。

 今年1月26日,国家发改委公开通报了多地家乐福、沃尔玛超市存在的价格欺诈行为,其中就包括重庆一家沃尔玛在销售茶叶时低价招徕高价结算。

 事实上,沃尔玛在渝经营期间,几乎每年都被当地工商部门查出有违规行为,其中2006年被处罚1次,2007年3次,2009年4次,2010年4次,2011年目前为止4次。

打假总队破案

 本次处罚沃尔玛,并不只是当地工商局一个部门的行动。

 参与9日新闻发布会的还包括公安、质监和药监等多个部门官员。

 “对于沃尔玛在中国频频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我认为与其内部管理松懈分不开。针对沃尔玛高频率地出现销售过期食品、不合格食品以及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这一次我们加大了处罚力度,并实施连坐制停业整顿,就是希望沃尔玛管理人员引起高度重视,守法经营。”黄波称。

 值得关注的是,调查此次沃尔玛涉嫌销售假冒“绿色食品”由打假总队牵头,集结经侦、行动技术、网安及相关分县局警力。

 这支打假总队即成立于“食品打黑”行动开始之后,由重庆市公安局组建。

 如今,这场维护食品安全的攻坚战正在转为常态化。

 9月,重庆市政府接连出台三个关于食品安全监管的文件。

 《重庆日报》刊文指出,对沃尔玛这样顶尖的世界500强企业的处罚,充分显示了重庆在保障食品安全上的坚决态度,不管是什么企业,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都要严厉打击,绝不姑息。

 四川和重庆则是沃尓玛在中西部拓展市场的重点,其在四川开设了12家购物广场。

 沃尓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沃尔玛在中国各类门店已经达到总计230家,东部沿海地区是这家美国零售业巨头布局购物广场的重镇,其中,广东开设36家、江苏18家、浙江14家、福建13家。

 沃尓玛财报显示,其海外市场净销售额增幅已经出现持续下降,其中,2010财年略超1000亿美元,同比增长1.3%,而2009和2008财年的增幅分别为9.1%和17.8%。

 2011上半财年,沃尓玛海外市场净销售额超过580亿美元,增幅达到13.9%。

按投票排序按时间排序0条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