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品牌Kappa:IT跟紧企业管控需求
在电影《疯狂的赛车》中,黄渤饰演的自行车赛车手耿浩身披时尚光鲜的橘色KAPPA赛车服冲击金牌,在撞线的一瞬间电影时尚动感的“疯狂”信息被传达出来。而这也很好地诠释了KAPPA时尚体育的精准定位。
KAPPA这个意大利著名的国际品牌2001年进入中国市场。作为李宁公司代理的首个运动品牌,或许是李宁没有找准经营时尚运动品牌的感觉,直到2005年,KAPPA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一直不尽如人意。于是,李宁公司主动放弃了KAPPA品牌的运营。此时,中国动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动向”)作为一个独立的实体接手KAPPA,并且于2006年买断了KAPPA品牌在中国内地和澳门地区的品牌所有权和永久经营权。仅在一年之后,中国动向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凭借清晰的市场定位和天然的国际背景,KAPPA同时获得了消费者和资本市场的认同,如今已经成长为中国排位第三的运动鞋服品牌。
IT将成为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
尽管自完成并购之初,中国动向便开始逐步推进基础信息系统建设。不过,随着KAPPA的高速运转,企业在实现高盈利能力的同时,也日渐感受到管理上的捉襟见肘。而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掌控水平也最终决定着企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
服装行业涉及的业务链条很长,涵盖了从捕捉消费者需求、规划、设计、生产、物流、销售到为消费者提供服务和价值的整个过程。不同服装企业在产业链条中处于不同的位置,承担着不同的角色,这也决定着个体企业的不同定位。
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在服饰行业进入“快时尚”时代的今天,利用信息技术为企业提供更加智能的服务已经成为服装企业的共识。中国动向信息部高级经理赵文渊指出,如何利用IT手段提高企业管理效率是非常关键的问题。“效率的高低取决于企业的各个环节能否在第一时间拿到一手资料,而且信息是否充分有效。谁能够做出快速有效的决策,谁就能够在新一轮行业竞争中获取优势。”
尽管全球经济基本走出08年经济危机的阴霾,但由于中国服装行业供应链的冗长,很多服装企业仍然深陷其中,无法自拔。2010年也一度成为经济危机对服装行业影响最明显的一年,零售商忙于应付清理危机时积压的库存,品牌商对于零星的订单束手无策。摒弃利润的掩盖,服装企业普遍开始意识到内部管理的重要性。在新一轮的信息化热潮中,一批品牌领先企业如李宁、美邦、森马、特步等都开始大手笔重金投入IT系统建设,以期在新一轮行业的洗牌中占据优势,脱颖而出。
去年,中国动向制定了未来3-5年的IT发展规划。赵文渊强调:“未来的3-5年是非常关键的时期,我们对此认识十分清晰,要力争将前面没有做好的部分迎头赶上,追赶行业的领先水平。目前各项工作都在积极有序地向前推进。”
“再快一点”的供应链
“快一点,更快一点”是现今消费者需求的显著特点。他们总是希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拥有更为丰富的选择。这样的需求辐射到服装企业的供应链体系上,就变成了供应链响应速度的竞争。
ZARA无疑是服装行业快速响应供应链的楷模,堪称“时装行业的Dell”。“ZARA有一套规避风险的对策,少量和快速分单。少量意味着减少库存,快速分单意味着快速响应。前端收集需求,第一时间下单,提前与供应商约好周期是多少,一旦下单就尽量标准,因为只有标准才能复制。在服装行业同质化竞争越来越明显的今天,供应链显得尤为重要。谁能够控制好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上下游紧密协同,谁就能争取更多的上市时间。”赵文渊说道。
中国动向坚持独特的轻资产运作,不做加工,只做设计、下订单,不做直营,以批发模式为主,兼顾零售,而且一个大区仅限一个代理商,避免恶性竞争。基于此,中国动向获得了快于国内同行的资金周转和存货周转。KAPPA由此打造了一个和李宁类似的“轻”公司模式,使KAPPA能够保持较高的毛利率。
不过,赵文渊也指出,尽管ZARA的供应链近乎完美,值得企业借鉴,但是个体企业也必然认识到自身的经营模式。如果模式不匹配,“邯郸学步”只会让企业丢掉自身的优势。ZARA的全球直销模式,没有中间的批发环节,信息化推进会省去不少阻力。在品牌商和批发商松散的关系之间,推进信息化建设要沉下心去,多下苦功夫。他还指出,再完美的供应链协同也不可能消除库存,库存还与产品本身、市场预测等因素相关。
时尚品牌网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掌握每日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