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路只留下幸福”艺之卉设计师赵卉洲专访
艺之卉设计师赵卉洲
回首创业路只留下幸福
记者:赵总你好,非常感谢你接受搜狐商业时尚访谈。我想问的第一个问题有关您的创业过程的,我了解到当年您孤身闯荡深圳,到今天艺之卉已经发展成一个拥有三个独立品牌的时尚集团了,从开始创业到取得今天的成功,您有什么感受呢?
赵卉洲: 其实说起来也很惭愧,因为我到深圳已将近十三个年头了,从97年开始,从一间小店开始做起。那时候我没有很大的想法,还没有想过要做很大的事业,那时候就是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做自己喜欢的衣服。后来自己慢慢的就有一个信念,就是我热爱这个工作,另外还有的就是不服输的性格。
记者:不服输?
赵卉洲:对,所以从创业走到今天。
记者:您刚才说的一个是信念,另一个是不服输。我想这两点对创业者来说是最重要的两个成功因素。
赵卉洲:对。信念就是你自己必须要热爱你的工作,因为当你遇到挫折的时候,你会有所感悟,你会去承受和克服挫折,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直这样走下来,你会觉醒的。
记者:那赵总一路走来遇到过什么挫折?
赵卉洲:其实我每次说到这个问题时都觉得很幸福。因为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我不会把它留下来去回忆那些痛苦,我更多的是去回忆幸福。所以回过头来想,我觉得我还是比较一帆风顺的,没有留下很深的痛苦,更多的还是幸福。
记者:您当初孤身到深圳来,觉得深圳的环境怎么样?
赵卉洲:我觉得非常好。因为我96年毕业,97年开始创业,当时来到深圳,我第一个感觉就是没有束缚,可以放松自己。第二,深圳它是个移民城市,跟团队交流沟通没有障碍,对我来说人与人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第三,就是赶上中国快速成长的经济时代,过去十年是中国品牌高速成长的时期,我们艺之卉正好赶上这个时期,掌握时代的脉搏。
记者:和时代一起成长。
赵卉洲:是的。
记者:我在艺之卉的官方网站看到,有艺之卉的时尚博物馆和艺之卉美术馆,服装品牌创办这种艺术类的网站,我相信艺之卉是第一家,你是怎样考虑建设这两个艺术网站的?
赵卉洲:这个也是我们做服装的一项爱好。不同品牌经营的目的不同,对我来说更多是希望展示自己爱好艺术门类相关的产业。实际上通过这么多年的收藏,我也更多地学会了表达和感谢。通过门户网站的形式,把艺术的追求和理想传达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时尚是文化跟艺术的整合,而不是简单的相加。
记者:会不会要投入大的成本去做这件事?
赵卉洲: 这要看你的心态,如果把它当作一件事情来做会觉得压力很大,当作一个兴趣和个人一生的追求来说是值得的,所以我觉得是目的的不同。
记者:除了网上推广艺术之外,有没有做落地的活动?
赵卉洲:有。我们政府对时尚产业非常的重视,搭建了一个服装基地,里面也有我们的创意产业园区,功能上除了作为我们研发的基地以外,还有艺之卉博物馆和美术馆,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企业对收藏文化的理解和对艺术品的热爱,这些都可以在美术馆和博物馆里展示。
艺之卉广告
记者:展出的是自己收藏的作品还是包括艺之卉在内的服装?
赵卉洲:都有,我们在做艺之卉服装的整理,之前我们出了一本书投放到市场,讲述艺之卉创业产业之路,以及艺之卉的企业文化。刚才你看到的办公室里展示的图腾——鱼,就是我们艺之卉的文化和精神图腾。鱼代表我们的形态,也是一种关于女人的形态,很优雅的,很优美的。鱼也可以代表坚强白领女性在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之下有一种优柔的性格,因为你看不到她的眼泪,所以它代表优雅女强人背后的坚强。
记者: 经过这么多的沉淀和发展,您认为艺之卉的品牌精神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希望通过跟创始人交流,把品牌的精神说出来,告诉网友这个品牌跟其他的品牌区别在什么地方。
赵卉洲:很多人对艺之卉的印象来源于一句话“你的气质原来可以被阅读”,然后被这句话所感动。通过我们的设计改变生活,让更多的人在气质上得到改变,这是我们艺之卉一生的理念。希望我们的品牌在未来一直能够健康地发展下去,让更多的对时尚感兴趣的消费群体在阅读自己气质的过程中,体验我们的产品给她们带来的生活品质的改变。
记者:你的内心非常文艺,而且有很多的创意。
赵卉洲:我觉得我跟先生蛮有默契的,我是品牌的创始人,产品设计师也是由我带领,03年我先生加入艺之卉的团队之后,他对我们产品的理解,对我们产品的认同,这么多年我追求幸福的阅读过程,他也自发地感悟出来了,这就是艺之卉的广告语。别人问我这是艺之卉的广告语吗,我说这是艺之卉的品牌理念。
记者:对艺之卉来说,你和先生两个人共同管理,你跟先生是怎样分工的?
赵卉洲:产品的设计由我来做,这属于设计师的灵魂。我先生是传播学博士,他主要做品牌建设,品牌文化搭建,我们一个做产品一个做包装。但是我认为品牌需要核心的灵魂,包括:产品的风格、产品的表现力、产品的设计理念,这些都需要品牌的传承和表达——通过品牌的品位,在视觉上通过艺术的形式去表达。
记者:赵总跟我分享一下艺之卉时尚风潮在整个时尚发展的愿景是怎么样?
赵卉洲:我认为要一直坚持走下去,建立品牌,让更多的人了解它,这是我一生的愿望,能够像国外的品牌那样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所以我认为未来品牌是低调的坚持地走下去。
记者:为什么要低调的走下去?
赵卉洲:我认为品牌传承下去要经历很多的风雨,不可能永远都是快速的增长。纵观时尚品牌的发展史,在他们的成长过程当中,都有很艰难的时期。所以我们要有良好的心态,默默地低调地生存下去,让更多人的了解艺之卉。
搜狐:接下来问一下关于设计方面的。艺之卉整体的设计风格是怎么样的?
赵卉洲:我们的风格概括为几个字,“大气、优雅、简约”。要表现东方的精神,一定要用东方的图腾。这来源于鱼的精神,它代表优雅的气质,内敛的气质,还有简约的气质。我们很明确需要什么样的气质来表达我们的产品风格,所以我们不会去找一个代言人,只是表达我们服装的定位的风格和性格。
记者:大气、内敛、优雅、简约,它们第一是品牌的图腾,第二是品牌的内涵和灵魂,一种追溯东方的气质。其实有很多中国的品牌都会外聘一些欧美的知名的设计师来把握产品的设计风格,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赵卉洲:我们也有与外国设计师合作,在时尚的流行趋势上我们之间有一些沟通,但在我们的品牌精神上是由我们自己来把握。别人看到艺之卉时不会说它是传统的,民族的产品,而更多是国际化的,比较贴近潮流的。我认为我们是适应时代的时尚理念的产品,所以我们要了解国际的流行趋势,包括时尚的话语权,这些对品牌管理很重要。
艺之卉2010年秋冬服装
记者:艺之卉今年秋冬的设计灵感来自哪里?
赵卉洲:今年秋冬的设计主题叫“东方的芳香”,我们追求的是东方的精神和气质,我们主推东方的芳香。色彩上今年主推紫色调,是淡淡的紫,像郁金香,比较淡粉色,是优雅的、不是浓烈的,也不是张扬的、奢华的,是低调的、简约的紫色,一看到就感觉有一种芳香,还有一种内敛的气质。产品的结构上艺之卉表达优雅的气质,如:蝴蝶结的元素,立体的裁剪,再加上蕾丝的局部的运用,艺之卉的产品依然通过一些细节表达它的精神,产品的廓型是比较简约的。
记者:你觉得今年秋冬国际的潮流趋势是什么?这种潮流趋势在艺之卉的产品细节上面怎样体现出来?
赵卉洲:前几天我先后去了香港和上海,看了国际品牌刚刚上市的秋装。第一,今年梅红色很流行,包括阿玛尼他们都在推,但是每一个品牌主推的精神理念都不一样。例如阿玛尼今年主推的礼服,通过梅红和黑的分杈,运用中国的刺绣,表达时尚的东方精神。实际上今年红色是主推颜色,中国人对红色眷恋,欧洲人也把东方人的刺绣运用到欧洲的服装上,我觉得非常好。我们艺之卉今年也推了一种红色,在国庆前全面上市。第二,今年的产品有黑红紫三种颜色,有蝴蝶结的元素,把握得非常好,女人的细腻感表达的非常好。
记者:有的人说深圳的女装已经占据了中国女装的半壁江山,你怎么看待深圳发展状态?
赵卉洲:大家都在走自己的一条路,比如说玛斯菲尔在中西结合方面,在国际方面把握得非常好,他们产品推出了很多的主线、副线,整个产品从单一的风格、年龄或者是时尚的差异,跟二三线产品都有一个错位的定位,我觉得他们把握得非常好。歌力思成熟女装的优雅风格,把握得也不错。我觉得每一个品牌都在走个性化道路,例如艺之卉走低调的优雅的路线,受众更多的是30多岁的女性。我前几天看了一下前段时间非常风靡的《杜拉拉的升职记》,我看了感受非常深,杜拉拉的文化跟艺之卉的品牌有没有相似点,明年我们的春夏服装会不会有两者元素的结合,我们都在考虑和运用。
我觉得艺之卉的文化之路是我们必须要坚持的,但在坚持的过程中是很痛苦的,因为每一年都有流行的东西,很多时尚的东西,但是我们艺之卉坚守自己的风格,在色彩方面是比较中性的,色彩不是那么鲜亮,也不会用得很沉重,都是一些像绘画里面调和的中间色,灰不是很灰,白不是很白,亮不是很亮,是很暧昧的中间色,我们设计师也感到很头痛,我们冷暖的色相的变化,强调色彩微妙的细节的变化,而不是纯粹的更简单的颜色,在色彩上我们走低调的中性色彩。要坚持所有这些确实是要付出艰辛的,但依然坚持就是因为要坚持艺之卉自己的风格和自己的语言。
关于产品,我们走“提前”主义,简约风格,在细节上找感觉,这是为了产品。在卖场很多人觉得产品大同小异,但是我们艺之卉有一种特别的气质,这种特别感觉需要慢慢地品位,艺之卉更多像是中国的茶,或者是日本的青酒,你会觉得它慢慢地有渗透的感觉,慢慢地有一种回味的感觉。这种感觉虽然也过于低调,但是我自己比较喜欢,所以我还是比较坚持。
记者:每一个品牌和风格跟创始人的气质是一脉相承的。
赵卉洲:产品是会给创始人带来一些影响,说到产品本身,品牌是有一种DNA的,这种DNA被放到品牌的风格上,而品牌风格又是由一个主打的设计师把控,他具有主观的性质,肯定不能切开,必然有一些血缘的相连。
记者:你会不会在艺之卉的技术上推出更高的品牌,像广州的MO&CO刚刚推出了更高的品牌?
赵卉洲:会,我们一直跟意大利的设计公司合作,研究如何把中西方元素完美地结合,把艺之卉的低调融入奢华里面,塑造一种低调的奢华,我希望未来十到二十年,中国有自己的品牌,但是这种品牌需要一点一滴累积,慢慢地沉淀,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记者:你刚才说了大概的情况,深圳女装的市场话语权很大,深圳女装最了解国内的消费者心理需求,在市场销售的表现几乎是最好的。
赵卉洲:深圳女装出现在各种百货渠道,在全国的定位上,我觉得未来深圳女装需要走漫长的坚持的路,像北京的女装,它也代表北方的气质,杭州的女装也代表江浙这一带的气质,它们对深圳女装来说形成了竞争和抗衡,这种抗衡和竞争是良性的,是可以互相推动的,它们都需要在国际上被认同。至于说深圳代表国内女装的话语权,我觉得这并不是最重要的,而中国的品牌在国际上需要相互推动。
记者:我们也跟很多的品牌创始人沟通过,我们深刻体会到品牌的创始人都是非常具有上进心,立志于打造自己的品牌,把它打造成国际化的品牌。你觉得要将中国的品牌做到国际化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因素?
赵卉洲:我觉得还是要坚持走自己的路,朝着一个目标和方向走下去。我觉得只要坚持走下去,总有中国品牌的立足之地,最重要是坚持信念。这条路很长,但是我认为迟早会走得通,走得好。
记者:国内的品牌走国际化道路,需要在国外扩张吗?
赵卉洲:我觉得每一个品牌都有自己的定位,我们艺之卉暂时没有这个想法。我认为中国的市场非常好,中国市场已经是一个全球的国际市场,因为最近几年国际品牌已经全面进入中国市场,现在我们不是跟国内品牌竞争,而是跟国际的品牌,跟国际的一线、二线、三线品牌竞争。如果你在中国的市场表现非常好,你在国际上竞争才会有优势的。
记者:有很多的国际化的快速时尚品牌,例如zara,H&M它们的发展状态,它们背后的营销模式,有没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吗?
赵卉洲:我刚上完关于供应链方面的课程,供应链的案例标杆就是zara,它在供应链这一块,快速打入,目前快时尚运行的非常好,我觉得他们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做年轻人的产品也好,做流行的产品也好,作为时尚行业来说,必须对时尚有快速反应,走高端还是低端都要考虑得到。
记者:下面谈谈个人的生活态度,你的工作是创造时尚,你是怎么理解时尚的呢?
赵卉洲:我个人来说,我的工作和生活基本上没有分开,是合在一起的。我热爱工作,我把来办公室工作当做生活的一部分。如果办公室是冷冰冰的,没有时尚的感觉,那是不可能传达时尚的,所以我需要周边的环境都感受得到时尚。工作之外,例如出国,我不会纯粹地旅行,或者纯粹地工作,而是工作中有旅行,旅行中有工作。去欧洲也好,日本也好,每次出国都会去考察市场,另外我们也会到美术馆,艺术馆看一看,这既是工作的需要,也是个人的需要。我们还会去古董市场,淘我们喜欢的古董,每次去古董市场,也是对时尚的另外一种解读,看到的东西虽然是几百年前的东西,但是现在来看,你还会觉得它很时尚,加深了时尚的认知。很多人认为时尚是尖端的、前沿的,但是我们认为过去的时尚也是另外一种时尚。
记者:时尚跟品位是相连的,品位是时尚的代表,女人的品位体现在什么地方?
赵卉洲:我觉得品位无处不在,作为一个品牌的设计师去传达时尚,并不是只用语言传达,而是让平时的言谈举止,以及所有的细节去传达,让别人感受和触摸到,触摸感和接触感是非常重要的。
记者:你觉得女人的品位是体现在生活的细节。
赵卉洲:对所有生活的细节。
记者:你穿衣服的风格是怎么样的?
赵卉洲:上班的时候我不会穿得太职业,也不会太时尚,这是工作性质决定的。我既是技术设计师,也是企业主,同时也希望让我们的同事感觉到亲和力,所以我穿衣的风格第一就是颜色非常的单一,基本上是黑搭灰。第二在穿衣上风格很统一,不是今天穿流行的风格,明天换一种风格,我觉得这是不定型的表达,穿衣服的调性只有一种调性,所以非常的稳定,这种稳定是自己喜欢的。第三是喜欢追求品质的细节,可能在细节上把握细微的变化,不会张扬,也不会看上去这件衣服好像很亲切。
记者:您会跟自己设计服装吗?
赵卉洲:偶然会,可能在特别想做的时候,比如说前一段时间跟宝宝做了一套衣服,但要接着再做一套我就觉得没有精力了。
记者:有没有自己偏爱的品牌吗?
赵卉洲:有啊。前几年我穿Max Mara 的衣服比较多,但是不会穿主牌,更多的是穿休闲一点,低调,很普通。遇到PATTY,酒会,或者一些隆重的场合,我会到意大利的店淘一些个性的设计师的产 品,我觉得它独一无二,有自己的偏好。有时间我也关注大品牌,例如prada,这几年它的礼服用料运用的非常的好,我也买了。现在这季买一些chanel手工的包包,高端的,低调的奢华我很喜欢。
记者:你的品牌是值得收藏的吗?
赵卉洲:会,我买的衣服不一定买来穿的,例如我的包包,今年parda有一款透明材料的,我买来做收藏,流行和品牌风格结合非常好。我觉得未来的博物馆展出,一方面定期展出我们收藏品,另外一方面就是一些大牌的成功的服装展览,我们会做收藏。同时艺之卉每一年对连衣裙表达的精神也会做展览。前段时间深圳的服交会,我们通过连衣裙来表达艺之卉的优雅的气质,从97年第一条连衣裙开始,通过连衣裙的衍变来表达艺之卉的优雅,传达我们艺之卉连衣裙与品牌以及与“鱼”文化的关系。我们通过讲述“裙恋”来传承一种精神。比如说阿玛尼蝴蝶结的感觉,香奈儿蕾丝的立体花朵)……所以每一个品牌都有它的符号。而我们展出的连衣裙把艺之卉这么多年的DNA提炼出来,进行整合,感受更多的风格。
记者:我感觉你是一个文艺的人。在管理企业中你觉得有压力吗?
赵卉洲:会有压力,更多的是在艺之卉第二个十年的阶段,会让更多的好的职业经理人来管理,让他们做经营,做渠道,做管理,让我腾出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这是近两、三年的目标。
记者:感谢您接受我们的访问,祝愿艺之卉越来越好,也祝福你的生活越来越开心。
时尚品牌网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掌握每日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