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零售业正在酝酿下一次腾飞
而这一疫情也意外地催生了电商的崛起。2003年5月10日,淘宝上线,当时页面上醒目地写着:“纪念在‘非典’时期辛勤工作的人们。”另一边是被围困在萧条的中关村的刘强东,当时还在做门店生意的他在BBS上卖出了第一件商品,他敏锐地意识到,电子商务拥有着比传统线下零售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疫情也在给未来零售行业的飞速发展,提供新的启示和契机,为中国零售业新事物的诞生创造可能性。
2020年伊始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严控至今初见成效,这场防疫攻坚战在改变人们生活轨迹的同时,也无意中推动了零售新业态的萌芽和发展。
早在2016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意见》提出要“将线下物流、服务、体验等优势与线上商流、资金流、信息流融合,拓展智能化、网络化的全渠道布局。”新零售的概念自此落到实处,飞速发展。
2020年的新冠疫情于无意间助力了这一趋势:
- 餐饮企业暂停堂食业务,与外卖平台紧密合作,更有企业与物流公司开展合作,扩大送餐范围至全市,例如乐凯撒披萨牵手顺丰;
- 超市卖场与物流公司合作,帮助居民足不出户便可买到柴米油盐等日常消耗品,例如永辉超市与京东到家、物美与多点等;
- 与此同时,“共享员工”模式也创新出现,不同企业之间可临时建立员工合作机制,将一方企业的闲置劳动力用于填补另一方企业劳动力缺口,例如盒马与云海肴等。
这一幕似曾相识,17年前的非典疫情也为当时还停留在以线下渠道为主流的中国零售行业带去了意想不到的创新。
据凯度消费者指数数据显示,在截止2003年5月过去的12周,超市和便利店的销售金额明显上升,而杂货店和夫妻店则表现低迷。
而这一疫情也意外地催生了电商的崛起。2003年5月10日,淘宝上线,当时页面上醒目地写着:“纪念在‘非典’时期辛勤工作的人们。” 另一边是被围困在萧条的中关村的刘强东,当时还在做门店生意的他在BBS上卖出了第一件商品,他敏锐地意识到,电子商务拥有着比传统线下零售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于是这场非典疫情无意间奠定了随后17年中国电商事业的广阔格局,也见证了其爆发性的增长。
以非典时期的零售变化为参考,再将视野拉回到眼前,当下新冠肺炎疫情或许也在给未来零售行业的飞速发展提供新的启示和契机,为中国零售业新事物的诞生创造可能性。
可能性一
品牌门店的销售职能弱化
“体验式”运营可能是趋势
自疫情发生以来,多数门店纷纷将产品和服务转至线上,尝试线上交易和推广,在此之前,线下交易还是主要销量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截至2019年四季度的数据,全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占比只有20.7%。
而逆向思考这一变化,如果基于现状,未来将门店的销售人员减少,在门店主要提供沉浸式体验,为顾客打造集乐趣和参考性于一身的产品应用环境,那么门店的主要作用将从直接吸引购物消费转为提升品牌曝光度、产品热度、社交媒体影响力,同时产生更多购买和潜在消费群。
这一可能性已经通过快闪活动的形式得到了强有力的实践效果,近年来层出不穷的品牌快闪活动正在霸占年轻消费者的视野和社交平台,借助快闪活动推出的产品也收获了高关注度和不菲的销售成绩。
倘若门店能够参考这一形式,以体验大过销售为方向,抛弃传统的单一产品展示,改之以丰富的购物体验,那么在线下渠道受到不可抗阻碍的情形下,受到的影响将相对减小,销售成绩亦是如此。
可能性二
“宅经济”诞生线上购物的
体验形式更为多元化和沉浸式
受疫情影响,不便出门逛街购物的消费者在居家隔离期间为电商平台带来巨大贡献。据凤凰网报道,苏宁易购主站流量在春节期间同比增长超过50%,线上苏宁超市业务呈现翻倍增长。看起来生鲜电商似乎是这次疫情期间的最大赢家,可是抛开居民生计,仍有一些积极调整销售模式的品牌实现了另类增长。
一些化妆品、服装、运动产品行业尚未如期复工的门店导购,化身为线上主播,透过直播获客,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果:一名导购直播3小时服务的消费者人数,相当于复工6个月服务的客流;一次直播产生的销售额,相当于在门店上了一周班。门店导购扎实的卖货功底,在自己的直播间得到了充分发挥,也在这一特殊的凛冬时节为品牌带来温暖。
不仅是直播,AR购物、与社交媒体合作销售等也在有条不紊发展,同时还有更多且有趣的线上体验方式在悄然出现,比如在天猫上通过界面美观流畅的定制器定制一件可输入文字、选择图形的卫衣,或者是一瓶高端洋酒,这些多元化功能正在丰富消费者的线上购物体验,开拓品牌的线上销售空间。
可能性三
线上线下渠道更加融合
“无接触购物”成新流行
随着疫情发生,“无接触”成为了消费新流行语,无接触配送、无接触购物等词出现在各种线上消费场景,消费者在无需与销售面对面交流、且无法触碰产品的情况下产生了多个消费行为,不得不承认的是,14天甚至更久闭门不出的现状使得人们无形中接受并习惯了这样的无接触模式。
瑞幸无人咖啡机、喜茶智能取茶柜,都在疫情大背景下应运而生,而这样的无接触购物形式也为未来无人超市的广泛应用埋下伏笔,无接触式零售的未来十分可期。
而结合前面提及的线上和线下渠道分别可能出现的新趋势,可以大胆预测,未来线上线下渠道会更加相辅相成、融为一体,无论是线下体验后线上购买、还是线上种草后线下查看,新零售这一概念将更加落到实处。
可能性四
优化库存处理方案
推行按需柔性生产,减轻库存压力
库存历来是让零售品牌又爱又恨的关键词,按照以往品牌运营的时间线,2019秋冬积压库存亟待处理,与此同时2020春夏新品又要马不停蹄展开销售,春节是拉开一年销售新成绩单的起点,一波春夏单品上新后,便是忙碌的销售、营销、发货、再生产,然而疫情的出现使得零售品牌不得不直面库存难题——库存积压消耗大量现金,且持续贬值,这使得企业不得不面对销货压力,争取现金。
利用已有的线上电商渠道、努力发掘更多潜在的销售机会固然是出路,但抛却渠道、人力等种种不可控因素,再重新审视这一问题,可以获取对于库存的新思考。
包括ZARA、优衣库在内的多个服装品牌早已优化供应链,通过多款式、小批量的供应模式,及时销货、减轻库存压力、迎合多样消费者,实现了灵敏快速反应的柔性供应链模式。与库存积压成山相对,按需生产模式的应用在疫情关头对品牌产生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只待疫情过去,供应链即刻恢复,跟上消费者的“报复性消费”,品牌大有可能很快回归到盈利状态。
正在蛰伏的零售行业背后是透着光线的新启发,正如17年前非典疫情为电商行业铺下的基石,零售行业的下一次腾飞也正在新冠疫情下酝酿着,蓄势待发。
时尚品牌网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掌握每日最新资讯
编辑:a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