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资讯正文

巧夺天工——周大福传承黄金艺术展于苏博闭幕

以“传艺·承美”为核心理念巧夺天工--周大福「传承」黄金艺术展近日于苏州博物馆忠王府闭幕。本次展览历时14天,展品300余件,观展人次近6万,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代七大黄金工艺之美。  由祖籍苏州的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是对现代建筑和历史传统之间内在关联的探索;而周大福「传承」系列则是在与传统文化瑰宝的碰撞、交融中诞生,并主动担负起产品和工艺的深层挖掘、保护的责任。双方在传承和发扬的道路上一拍

  以“传艺·承美”为核心理念巧夺天工--周大福「传承」黄金艺术展近日于苏州博物馆忠王府闭幕。本次展览历时14天,展品300余件,观展人次近6万,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代七大黄金工艺之美。

  由祖籍苏州的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是对现代建筑和历史传统之间内在关联的探索;而周大福「传承」系列则是在与传统文化瑰宝的碰撞、交融中诞生,并主动担负起产品和工艺的深层挖掘、保护的责任。双方在传承和发扬的道路上一拍即合,藉此良机在苏博新馆园林夜色中推出了限量联名款金饰“和合延绵”,设计灵感来源于“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整体采用古法浇筑工艺,采用可开合设计,将苏州博物馆外形簪刻于盒内,代表了苏州地方特色,优雅宁静,宜室宜家,寓意厚德载物的中华文化精神。

周大福「传承」X苏州博物馆限量联名款金饰“和合延绵”

  本次展览的策展布局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传统文化和对苏州传统文化的尊重。苏州博物馆忠王府楠木厅是一栋具有400多年历史的保护建筑,方正开阔、气宇轩昂。展览选取明四家之一,苏州画家仇英的青绿山水《子虚上林图》包裹展厅四柱,呼应主体展柜内高低错落的《子虚上林图》局部画面,共同构成展览空间的天地蓝本,将中华山河浓缩于一方展厅。主体展柜内独具匠心地使用昂贵的永生苔藓制作出一条长达5.6米中华山川,创造性地活化还原了明代青绿山水画卷,既是创新更是传承。放眼望去满目青葱、生机勃勃,意喻中华大地山河壮美、文明传承生生不息。

  黄金首饰陈列也一改传统方式,先以金线将金饰品缝制于不同形状和大小的苏绣绷架上,再以悬挂或站立方式进行展示,意境优雅,任意角度皆可独立成画,与苏式园林“移步换景”的精妙相映成趣。部分金饰更是直接铺陈于苔藓山川之上,金绿相间,视觉动感活泼,看似信手随意,其中尽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热爱。本次展览打破成规,不拘一格的展陈方式受到了各方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周大福以传承中国传统黄金制作工艺及文化为己任,以千年之前流行的文化符号、图案、纹饰为主要设计元素,结合现代的审美、结构、佩戴习惯进行时尚创作,根据饰物的造型,巧妙运用传统的制作工艺,呈现出寓意好,手感足,可把玩的黄金饰品。受到市场热烈追捧的福在眼前吊坠就是一个传承典范。其整体为3层可转动结构,每层之间间隙仅约1mm,体现了极高的工艺水准。产品正面选用蝙蝠与万字回纹为主体浮雕元素,外环为两只貔貅共衔钱币,以饰万字回纹。“卍”字在梵文中意为“吉祥之所集”,有吉祥、万福和万寿之意,唐代武则天长寿二年(693年)采用汉字,读作“万”。背面为百福图,为中国民间的福字图样,汉代开始盛行,多用篆体,象征诸事皆吉。

福在眼前吊坠手绘设计稿

  设计灵感来源于秦代“龙凤玉佩”的龙凤平安扣,为凸显其龙凤阴阳,相辅相成的内涵,特别龙用“凸线工艺”,凤用“凹线工艺”相呼应,外型圆滑变通,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之道”,在现代,常为情人间互赠之物,取平安之意。

  自古以来,黄金就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其无可比拟的历史底蕴不断促进着黄金加工工艺的变化和发展。在西周之前,金器的造型、纹饰相对简单,纯手工锤鍱令器物形体肌理朴实,灵气饱满。到了战国后期,生产及加工工艺进一步走向成熟,铸造、珠化、错金银、鎏金及金丝(如掐丝)等各种技术互相促进,使得黄金工艺在艺术的殿堂上大放异彩,震古烁今。

  业界人士认为,借由周大福「传承」系列的推出,周大福旗下传统金饰形象再次提升,成为切合现代国人生活理念乃至影响金饰品潮流走向的经典之作。


时尚品牌网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掌握每日最新资讯

编辑:Henry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