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资讯正文

周大福以约23亿元的代价入主收购ST景谷55%股权

周大福投资有限公司拟通过协议受让和要约收购的形式拿下公司约55%股权,以约23亿元的代价成为公司新的控股股东。

近日,ST景谷接连发布公告称,周大福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周大福投资”)拟通过协议受让和要约收购的形式拿下公司约55%股权,以约23亿元的代价成为公司新的控股股东。周大福投资的实控人为郑家纯,交易完成后,意味着他将成为ST景谷的实控人。

公开资料显示,周大福集团业务主要由周大福珠宝集团和周大福企业(该公司为周大福投资的控股股东)承载,前者主营品牌珠宝首饰,后者专注投资。在入主消息刺激下,ST景谷连续数天涨停。对于周大福投资此举是简单的财务投资还是为旗下资产布局A股上市而买壳ST景谷,受到了外界热烈的关注。在此之前,郑氏家族旗下新世界中国欲借壳ST星美,但是4年来未果。

《中国经营报》记者多次致电周大福投资和ST景谷方面试图了解更多相关信息,但对方并未接听。另外,记者向在香港上市的周大福珠宝集团有限公司发去了采访函,不过对方表示,有关项目与上市公司无关,公司不予置评。

“买壳”后续引发猜测

事实上,自2018年5月3日起,ST景谷便多次发布公告称可能存在控制权发生变更的重大事项,但并未提及意向收购方为谁。直到7月3日,ST景谷披露公告称,周大福投资拟溢价入主。ST景谷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小康控股筹划转让所持公司股份30%,受让方为周大福投资,周大福投资的实控人是郑家纯。此外,周大福投资还将要约收购25%股权,收购完成后将增持至55%,实现对ST景谷的绝对控股。

周大福投资的此次收购,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其中重要的原因在于,ST景谷所从事的业务与周大福已有的业务相关,以及近年来其业绩的不稳定。ST景谷于2000年在A股上市,主要从事林化产品加工、人造板制造、森林资源培育、木材采运等业务。从2005年开始,其业绩就一度不理想,在2017年,ST景谷营业收入约为6597万元,同比下降6.71%;净利润约为-3096万元,同比下降191.84%。事实上,ST景谷近年来基本处在“保壳”的边缘。在此期间,公司曾3次易主,中泰信用担保、广东宏巨、景谷森达及小康控股轮番做庄。

而周大福投资为何会青睐主业常年亏损、股权关系变更频繁的ST景谷?对此,周大福投资在相关公告中表示,受让股权和要约收购,意在获得上市公司控制权,后期有意通过对原有业务的梳理和提升,以及培育和发展新业务的方式,提升上市公司整体资产质量和经营水平。

入主ST景谷之后,周大福投资意欲何为引发关注。一个可能的猜测是,周大福投资买壳的可能性较大。在熟悉上市公司的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看来,“郑氏家族通过周大福投资,近期一直在接触一些可能接手的上市公司,不排除是准备分拆内地的部分业务借壳上市,因为内地估值远比香港高——这是A股和港股的现状。”他觉得,“就像富士康分拆上市一样,周大福投资旗下以传统产业为主,上市的话很难走绿色通道,如果排队上市,周期不确定,所以买壳上市的时间最为可控。”

公开资料显示,周大福集团业务主要由周大福珠宝集团和周大福企业(该公司为周大福投资的控股股东)承载,前者主营的是消费者所熟知的珠宝首饰业务,后者专注投资。其中,新世界发展以及新世界百货中国为周大福企业旗下公司。郑氏家族借助旗下公司,旗下资产除了珠宝产业外,在地产、酒店、百货、金融等多个领域皆有布局。根据相关的公开报道,此前周大福旗下的新世界中国曾打算“借壳”ST星美,然而历经4年努力,郑裕彤整合国内资产上市的计划还是以失败告终,期间伴随着中国内地房地产市场的两次大起大伏以及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

此外,记者留意到,在2015年,还曾传出过新世界系分拆酒店业务上市的消息。根据当时香港《明报》的报道,新世界中国发布公告称,向周大福企业出售旗下酒店管理业务公司,作价19.63亿元,同时,将长期获得来自周大福企业的租金收入。虽然新世界执行副主席郑志刚指出目前无任何分拆计划,并分析称,自从两年前新世界未能成功分拆酒店业务上市后,集团已就酒店业务进行多项安排,不排除新世界此次有意重新整合酒店管理业务再部署上市。

同时,也有业内人士对此次周大福投资的后续进程持观望的观点。英大证券熟悉资本市场运作的分析师李大霄对记者表示,“周大福投资买壳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不过后续是简单的财务投资,还是为旗下资产布局寻找A股上市平台,是需要继续观察的,目前还不能下定论。”

不过目前来看,这项收购由于高溢价以及受到市场质疑,明显存在股价先涨、信披滞后的问题,已引起了上交所关注,就该事项向ST景谷下发了问询函。上交所指出,周大福投资的受让价格较二级市场价格有大幅度溢价,要求ST景谷披露定价依据及合理性,说明转让双方及其实际控制人之间是否存在其他利益安排。

珠宝大亨多元布局

周大福被消费者所熟知主要是由于其珠宝业务。1929年,周至元在广州创立了周大福。而女婿同时也是周至元世交之子郑裕彤则将其发展壮大。1956年,郑裕彤正式接手公司,改变资本结构,组建“周大福珠宝金行有限公司”,让其成为香港金饰珠宝业最早的有限公司。1988年,周大福试水内地市场,随后合资成立“武汉新福珠宝金行有限公司”,进一步展开在内地的业务。

由于对中国消费者在黄金消费上需求的了解,产品定位以及门店拓展的计划性,周大福把90%以上的门店都开在了中国内地,而且大多数集中在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其次,一线城市最少。公司在2016年年度财报中曾表示:“现阶段不仅要稳固二三线城市的市场,还将继续实行渠道下沉策略,满足20万、30万以上人口的城、乡、镇开设新店。”据智研咨询发布的《 2017年全球奢侈品报告》显示,按照收入对全球100家奢侈品公司做了排名。周大福排名第九,超过了美国珠宝品牌蒂芙尼(排名第16)。

这些年来,通过郑裕彤家族的资本运作,周大福的触角早已伸向各个领域。珠宝之外,郑裕彤家族掌管的新世界发展、新世界中国等,正在逐步构建其郑氏商业帝国。事实上,在不同业务之间也试图形成紧密的联系。记者留意到,在2013年,新世界中国地产发布公告称,试图通过和控股股东周大福以互买对方产品的方式用于促销,两家企业希望通过这一方式,能够互减营销费用支出,同时保持双方的业绩和收益增长,即“买黄金,送购房券;买房子,送黄金。”此前,华润置地就与华润集团旗下的流通等其他业务板块,就有过类似周大福和香港新世界这样互相购买对方产品或服务促销的方式。

但是,当时该做法被认为对业绩提升作用有限。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合伙人副总裁薛迥文表示,新世界中国地产与周大福的交叉销售行为从短期来看,在销售业绩方面的提升效果是微乎其微的。两者的合作是在企业内部共享资源,两家企业利用同一批客户进行销售,等于是对这批客户进行了二次开发,从长期看可能会对销售业绩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近年来,由于过于依赖黄金产品、以及赴港人数减少、香港零售业低迷等问题,周大福业绩受到不小的影响。加之跨境电商崛起,海外游越来越方便,直接去欧洲消费黄金珠宝首饰的人也不在少数。2017财年全年财报显示,在截至3月31日的12个月内,周大福销售额同比下跌9.45%至512.46亿港元,净利润则上涨3.87%至30.55亿港元。而周大福2016财年净利润则大跌46%,创5年新低。周大福执行董事郑志刚此前曾表示过,认为香港零售和珠宝行业表现已经见底。

去年4月,周大福以7120万美元的成交价拍得世界最大粉钻。对此,周大福方面表示,希望通过这颗粉钻,进一步扩展产品品类与美国市场,以减少对黄金以及中国内地市场的依赖。但事实上,对于内地门店的拓展仍然在继续。周大福在今年6月7日发布的2018财年年报显示,公司在内地有2449个零售点,港澳市场净减少3间门店至99间。周大福表示,受惠于国内消费升级、访港内地旅客回暖等利好,2019财年公司持续开新店,尤其会增加在一二线城市开设新的门店。

不过,在一线城市,周大福的竞争力不如其在二线城市的表现。曾在奢侈品和时尚咨询公司工作过的Harry认为,欧美品牌进攻中国内地市场尤其在一线布局居多,Tiffany&Co(蒂凡尼)、Cartier(卡地亚)、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宝),以及Swarovski(施华洛世奇)这些品牌更受一线城市尤其是年轻人的欢心。


时尚品牌网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掌握每日最新资讯

作者/来源:中国经营报
编辑:an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