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资讯正文

两会代表的关注:从“庄吉制造“到”庄吉智造“的新旧动能转换

3月16日开始,温州庄吉服饰有限公司在国内部分城市门店推出了特价西服高端定制,其中温州市区还可上门量体高定。

3月16日开始,温州庄吉服饰有限公司在国内部分城市门店推出了特价西服高端定制,其中温州市区还可上门量体高定。

而庄吉服饰铺开高端定制特价服务的“底气”,来自去年10月28日正式上线的智能工厂,及互联网创新营销模式C2M平台。

从“庄吉制造”到“庄吉智造”,它的蝶变正是我市新旧动能转换的一个缩影,今年市“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要加速新旧动能转换,优化经济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

那么温州培育新动能需要什么样的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动能?需要企业做什么事?或许我们可以循迹庄吉的蝶变之路,去探索求解我市培育新动能的“走向”。

传统企业也能爆发新动能

走进庄吉服饰10000平方米的智能工厂,这个目前国内单层平面最大的车间,着实有点震撼——由“六纵四横”传送带连接的394个工位都有各自的编号和众多传感器。

从智能裁剪开始,裁剪后每套西服的裁片分四个有自己编码的吊挂投放进流水线,根据不同的款式、板型、工艺、面料,通过传送带找到加工自己的设备。设备通过这些编码同样也可以找到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到了合并缝合的工位时,两个吊挂将同时“进站”。做好的上衣,也会在入库前自动找到对应的裤子。

谈及为何要选择投建智能工厂,庄吉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吴邦东坦言,作为温州的传统产业之一,服装行业多数企业近年的日子并不好过。遭受过大危机后易主的庄吉服饰也是如此。国内市场饱和、运营成本居高不下、招工难、线下门店库存压力大等诸多难题,亟待庄吉服饰破解。降成本、拓市场、降库存势在必行。“互联网+渐成趋势的个性化定制无疑是良方,但传统生产模式无法满足个性化定制所需的条件,因此投资打造智能工厂,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是必然之举。”吴邦东说道。

借助转换新动能带来的变化,庄吉的发展策略也进行调整。吴邦东告诉记者,通过庄吉专卖店、网络平台的个性化定制订单快速增加,去年庄吉个性化定制产品占比已从15%提升到了30%,今年这个数字将达到50%。因此,也将加快庄吉个性化定制服装品牌走向全球市场的步伐,同时在国内的专卖店,成衣库存的比重将越来越小。

“庄吉集团从传统服装企业到科技型时尚公司的蜕变,让我们看到新动能不等于只发展新兴产业。一二三产业、传统产业、新兴产业都有可能爆发新动能,重点在于它是否属于新动能,能否对这个产业起到拉动作用。”在市政协委员、温州维达工贸有限公司总裁陈存义看来,搭上大数据、智能化,实现“两化融合”,传统企业也可以迎来“第二春”。

加大科研投入开辟转型升级之路

吴邦东说:“庄吉的智能制造刚刚开始,前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庄吉将继续把智能制造作为企业转型升级的一个利器,不断加大投入,将智慧工厂1.0版升级到2.0版。”像庄吉这样不断加大科技研发上的投入,实现企业创新驱动,为新旧动能转换夯实基础,正成为越来越多企业家们的共识。

在市人大代表、浙江伊利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贤理看来,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加强研发机构建设的重要性,着力建设和完善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用技术和人才开辟转型升级之路。

省政协委员、瑞立集团董事长张晓平是此次市政协科技界别的列席人员,在参与小组讨论时,他说,近几年,瑞立集团一直在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目前,他们的R&D支出占比已达到3%左右,科研投入的成果也直接体现在产值的连年提升上,未来他们还将不断提升这个比重。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我们企业的研发经费支出占比已经达到了5%,但是与国外的同类企业相比,还是落后很多,他们这个数据可以达到12%左右。要追赶上他们,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市人大代表、奔腾激光(温州)有限公司总经理吴让大表示,研发经费投入不单是一个数据,背后可以看出一个地方的产业结构、人才集聚度、未来发展前景等情况。

市政协委员、市科技局副局长卢智远在分组讨论时谈到,虽然已有一部分企业的创新意识在不断觉醒,但是我市传统产业居多,还是有一大部分企业不大愿意投入经费研发,据统计,规上企业中也只有1/3有投入研发。上市公司这一块做得比较好,他们不断投入,技术、产品等一直在创新。所以,上市和未上市企业间的差距就越拉越大。接下来,我市应引导企业主动投入研发,同时加大这一块的补助力度。

培育新动能还需政策平台等多方助力

 事实上,不仅是庄吉,报喜鸟服饰集团的智能化升级和大数据应用,也成效显著,它以云翼智能制造将智能生产效率提升到传统手工效率的6倍、普通生产流水线的2倍,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提升,为企业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而在温州瓯江口新区的威马整车智造项目、落户瑞安的马太新能源车项目等,也通过服务平台应用技术、生产装备智能物联技术、生产制造新模式等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让传统的汽车制造,有了自己的新生命。

去年以来,我市坚持两化融合、智能制造,力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培育两化融合示范试点企业28家、智能制造示范企业16家、“上云”企业1.4万家,新增机器人应用1215台。坚持创新驱动,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7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95家、省级企业研究院26家。

今年年初,我市还发布了“新动能培育21条”,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新旧动能的转换已经交出了阶段性的成绩单,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培育新动能依然任重道远。

新旧动能转换也成为我市代表、委员的热议话题,其中,民盟温州市委会联名提交了《关于发展高端制造业,助推经济新动能》的提案。文中提及,我市要充分发挥高新区、浙南产业集聚区、瓯江口产业集聚区、大学科技园等在重大科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中的作用,以及在上海、杭州等地建立离岸研发中心,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设一批涉及高端制造业创新创业的产业研究院。要支持重点企业围绕关键制造技术、新材料等领域建设一批企业研究院,推进各类产学研合作基地的建设。

“在智能制造业发展中,小而精、小而专的制造企业更容易捕捉到市场的需求,更容易获得较大的发展,应该提出相关措施鼓励和支持这类中小型制造企业发展。”市政协委员、大自然钢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伯豪建议道。

新旧动能转换,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便是每一家企业的创新蝶变。市政协常委、市政协副秘书长(兼)、民建市委会专职副主委陈建民呼吁,我市急需提高“两化融合”和智能制造水平,要实行以“机器换人”、“减员增效”为重点的智能化改造,大力提升三大新动能产业制造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精益化水平,加快实现“温州制造”向“温州智造”升级。


时尚品牌网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掌握每日最新资讯

编辑:yanxia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