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资讯正文

上海惊现山寨版买手店colette: 令人震惊

去年,巴黎买手店colette:的结业已成为时尚界的一大遗憾,有很多人都未曾有机会造访,实在是可惜。

上海 colette: Forever (非官方店) 

去年,巴黎买手店 colette: 的结业已成为时尚界的一大遗憾,有很多人都未曾有机会造访,实在是可惜。

不过在 colette: 闭店之后发生了一件更加令人震惊的事,上海竟然出现了一家新的 colette: (非官方店),名字和标志都与巴黎 colette: 无异。

对此,业界人士不禁泛起各种问号,店主起这样的名字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心态?店里卖的到底是不是正品?如果卖正品的话,为什么要起这样一个山寨的名字?

抱着这份好奇心和问题,时尚媒体 NOWRE 来到上海这家 colette: (非官方店)并尝试联系店主赵硕进行了采访。

在被问及为何起名为“colette:”时,赵硕称更多的是出于对巴黎 colette:的一种情怀,他表示“colette:关店后很快就会被人遗忘,它的名气也会逐渐消失,而我起的这个名字可以让大家记得的时间稍微长一点。”

图为店主赵硕

以下是 NOWRE 完整的采访过程:

最初起名的时候考虑过会遭到一些巴黎 colette:买手店粉丝的抨击与质疑吗?

赵硕:我并不担心这个问题,因为开这个店也是有我自己的一些原因,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也是 colette: 的忠实粉丝,它的闭店让我感到非常难过,而我开这家店是在 colette: 闭店之后,也希望融合一些我自己对 colette: 的情愫在里面。所以我并不担心放在网上会有什么问题。

是抱着怎样的心态起这个店名的?

赵硕: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第一次知道 colette: 是四年之前,因为我跟我的爱人非常喜欢去国外旅游,途中比较喜欢找寻一些在上海没有卖的东西,希望有一天能在上海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小店。直到四年前我们去巴黎的时候,看到了 colette:,发现这就是我们理想中的那种店。

当时,我们用英语简单地和创始人 Sarah Andelman 交流了一下,了解到她们开 colette: 的初衷也是把巴黎没有的时尚单品摆在巴黎销售。不过,当时我们暂时没有足够的资金去实现这一梦想,直到今年8月听到 colette:要闭店后才下定决心。然后我就给 Sarah Andelman 发邮件,问她如果我在上海开一家类似的店,直接叫 colette:,会有什么样的看法。

Sarah Andelman 回复称,colette:关闭后她会开一家自己的公司,对于我希望启用“colette:”这一名字的做法表示不同意也不反对,但希望我能找到一个更好的名字。其实,当时起名字的时候我也和圈内的朋友进行过交流,但最终还是觉得“colette:”最能体现我开店的初衷。

如果有人评价你的店铺是种 “山寨” 的行为,你会怎样回应?因为从一模一样的店名和 Logo 上看,会有很大可能性被这样评价。

赵硕:我一开始起这种名字就考虑到会存在这样的质疑,因为对我来说 colette: 并不只是一个品牌,因为它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比如说星巴克做咖啡,上面就会有星巴克的 logo,colette: 更像是一个概念,是一种能让我把一些不同的品牌,和自己觉得时尚的、新奇的、潮流的一些东西融合在店里,呈现给消费者的理念,所以我并不觉得 colette: 这个名字是山寨,因为我并没有把它商业化,拿它生产什么产品。

那就有点奇怪了,取一个这么有争议性的店铺名字,站在经常消费这里品牌的消费者角度想想,我个人感觉这种操作反而会让他们觉得不放心,你不觉得吗?

赵硕:举个例子,在开店之前,我曾去探访过长乐路、兴乐路、巨鹿路的店铺,他们普遍采取“名字 + Studio”的命名方式,或者用三个首字母拼在一起组成 Logo。而且,长乐路巨鹿路卖的 90% 都是山寨的,他们名字是不明所谓的东西,里面的东西要么 90% 是假的,要么真假混卖,毫无意义。

我的门店和他们的区别在于,“colette:”这个名字对于我而言是一个概念,一种情怀,有些东西你是要探讨之后,看到实物之后,才能知道是不是正品。colette: 也并不像 Supreme 这种这么出名,知道 colette: 的人本来就不是很多,如果有人看到这个牌子,愿意进来和你交流,去了解你的产品,他才会知道你是不是山寨的。

自己去出国买东西回来会不会比较有局限性?

赵硕:是的,我买东西比较随便,都是我自己觉得喜欢我就去买。就像我们店里基本上一个款式都只有一个颜色一个尺码,所以说如果他找不到合适的只能买其它款,或者说他和我预约然后我攒积一些数量我自己再飞一次。像买手店主要的经营形式就是数量少,比较小众,想要为消费者提供比较不容易撞衫的款式。如果我一样产品进的数量特别多,可能会有背于我开买手店的理念。

之前温州开了一家 YEEZY 的店铺,名字就是跟 adidas YEEZY 一模一样,但里面卖的全是假 YEEZY 鞋子。虽然你卖的是正品,但你有想过这种操作可能会被消费者归成同一类卖假货的店铺吗?

赵硕:就像我前面提到的,YEEZY 是一个品牌,有自己的产品,它会把 Logo 印在鞋上,所以说这是山寨。而我们并没有拿 colette: 去生产任何的产品,因为 colette: 本身没有产品,所以说 colette: 对我来说更像是一个概念,而不是一个品牌,并不是印在衣服上就能卖钱,被人消费。

这样算不算是在消费 colette :这家买手店的名气?

赵硕:当然是在消费它的名气没有错,但我是今年 1 月 16 号正式开门,colette: 则是在去年 12 月 21日正式闭店,时间上并不同步。而且我在去年 8 月也已经和 Sarah Andelman 提到过这一想法。

其次,如果我没有开这家店,colette: 可能很快就会被人遗忘,或者被其他新的买手店替代,而我起的这个名字可以让大家记得时间稍微长一点。毕竟影响力和别人是没法比的,如果说我能把这个稍微延长一些我觉得也是个很幸运的事情。

很多街头品牌在衣服上会经常有一些 Bootleg 的行为,有些甚至被起诉了,你不担心被起诉吗?

赵硕:因为我从八月份第一次听到 colette: 闭店的消息的时候,我就已经和 Sarah 女士提到这个问题,Supreme 在与 LV 推出联名系列前也曾被 LV 指责抄袭,所以归根结底是否会遭到起诉主要还是看对方高层的意见,就像 Chinatown Market 推出的产品几乎恶搞了所有的品牌,但它依然还算是一个比较火的潮牌。

关于起诉的问题,当然是会担心,而我在有这个想法之前已经和 Sarah Andelman 有过交流,你们找到我的时候我已再次和 Sarah Andelman 发了邮件,但她现在应该忙于其新开的 Just An Idea 咨询公司,未能及时地回复我。如果她认为我的这个行为对她或者是她的团队、她的公司甚至是她的母亲造成困扰,那没有问题,我可以改一个别的名字。

对于 colette:关门的决定你有什么想法呢?

赵硕:买手店在中国并不是很多,但在国外并不少见。不过我认为 colette: 闭店的原因,除了她母亲要退休要休息以外,我觉得还是因为实现盈利愈发艰难。据我观察,colette:发展到后期,,逛一楼的人越来越多,逛二楼的人越来越少。而作为一个买手店,卖成衣比卖小配饰的利润更高,但随着逛二楼的人越来越少,相当于它的盈利也在逐步下滑。

换个说法就是,大多数去 colette: 的人只是去凑一个热闹,因为 colette: 有名,就随便买一个小配饰当纪念,并不是真的为了消费。

你的店现在处在盈利状态吗?

赵硕:刚开了半个月,暂时没有找到盈利点。因为我一开始觉得开在南京西路淮海中路这样的大商圈附近投资会太大,所以选择了旁边的子路。原本我针对的客户是这边的白领,或者是没有时间飞国外、觉得专柜的东西太贵、或者是想寻找一些不太容易和人撞衫的、比较个性化产品的人群。但是做到现在,我觉得可能这边的消费水平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高,调研的时候有一些失误。

那你会后悔吗?

赵硕:后悔也谈不上,我和我老婆四年前就想有一家这样的店,我们本来想取名叫“赵太太喜欢的”,就是说这家店里都是我老婆自己喜欢的东西展示在这里,想找一些共同爱好者,去交一些朋友。后悔的话,才半个月也不好说,我先做个一年再看看,如果亏的太惨,一毛钱都挣不着那可能就闭店了。如果说我能差强人意,能勉强经营,我觉得开一个这样的店能让大家交流交流也是非常不错的。

店铺在细节上还是有追求的 那你觉得盈利的意义比较重要呢还是精神意义比较重要?

赵硕:两者都有,如果说你没有办法经营,或者盈利特别少,那我谈精神、谈理念都是没有用的。

colette: 为什么能影响你那么深,以至于能让你在上海开了这家店?

赵硕:很奇妙的一个事情是,你想象中的一件事情,当你发现世界上真的有这个事情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个事情很棒。在我不知道 colette: 之前,我就很喜欢去发现世界上好玩的东西,自己喜欢的东西,把它聚集在一起。colette: 就像是一个把我自己喜欢的,把它展开,开放给其他人看,说不定你就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他们也喜欢这个东西,会与你交流。

我们发现你的店装修和巴黎 colette: 差了很多,可以说是有点差了,为什么不装好一点?

赵硕:我没弄,这是前一家的。我一开始是准备租一间大一点的,有这个想法但是我不想一开始就投入这么大。因为我也不是全职,平时有自己的工作,只是偶尔过来一下,算是先试试水。

有没有从 colette: 里面借鉴到一些理念、一些想法呢?

赵硕:我最大的想法就是盈利这一方面首先要从 B 端获取一些钱,像我这样国外背回来一件一件卖这个盈利点是非常的不清晰。

觉得自己能在中国打造出像 colette: 一样的神话吗?

赵硕:那当然不能,不过我有这个意愿在,主要是一个情愫,比如说我投这家店投了四五十万,我去做了,哪怕赔光了,就剩这些衣服,房租装修什么的都搭进去,也就这样了。我现在也没到 30,也没有自己的小孩,就是去尝试一下,不去计较成本,就去试一次。

可见,在尚不清晰市场的情况下盲目开店,最终迎来的很有可能就是亏本,而且还要顶上山寨的恶名。毕竟 colette: 的成功并非空穴来风,作为全球最出名的买手店之一,每天源源不断的客流量就是最好的保证,和各大品牌之间的良好关系也是 colette: 重要的经营之道。每年接连不停的联名合作企划更是迅速售罄,名气加上品质品位保证,消费者在服饰方面的消费也是不容小视的。

此外,店内一层的生意更好也和法国人的高质量生活品味息息相关,浪漫的法国人总是会买一些提升生活趣味、居家环境的小配件,这也是 colette: 将整个一层都售卖生活用品的原因,同样作为全球知名买手店的 Dover Street Market 和 10 Corso Como 也开设了大面积专门贩卖生活用品的空间。

相比起其他门店,精神才是 colette: 真正立足于时尚界顶端的原因,不管是超前的想法、精细的服务质量、兼顾主流小众的品位,都是 colette: 的核心精神。早在 30 年前就能够做出这样的精品集合店,从菜市场到现在的繁华地区,可以说整个周边地区都是靠 colette: 一手支撑起来的。

全球仅此一家的策略不仅让店铺更加稀有,两位店主更是全身心投入一家店铺的经营和服务,这样的心意是其他买手店远远不及的;店内品牌的选择从 Saint Laurent 这样的奢侈品牌到 F.A.M.T 这样的街头品牌,再甚至很多非常小众的品牌都有涉及,不管你是什么风格来 colette: 都能买到合适的衣服,更别说多少品牌都是由 colette: 一手带火的了。

对于这家上海 colette: Forever,NOWRE 认为虽然店主有他自己的开店理由,也已经联系过 Sarah Andelman ,但仍然不支持这样的做法,毕竟从里从外看、甚至一番交谈过后,也许店主的这份坦诚能够解释这家店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冒名之恶意,但事实是这个名字真的会带给人不少误会,也很大几率的让自己落得了山寨之名。

尽管这位店主说他并不介意,但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想的话,谁又会冒险在一家嫌疑店里消费,最后受影响的还是自己的生意。作为一个关注潮流时尚的消费者来讲,该店内所贩售的东西其实也和其他水货店并无区别,基本上就是每个小买手店甚至网络代购都会配备的货品,例如 Supreme、OFF-WHITE、GUCCI 等品牌的产品,目前上海的消费者并不缺乏入手这类单品的渠道。

如果真的想要延续巴黎 colette: 的买手店精神,那就应该作出更多的准备,对上海市场和这一类型的消费群体有更充分的了解,最重要的是提升作为买手店的审美和时尚触觉。

其实作为一个粉丝想要致敬怀缅 colette: ,这样的动机本质上是没有什么问题,就像之前有 colette: 的狂热粉丝为自己的孩子取了个相同的名字一样,实质的问题,在于实现的方式,如果仅仅是现在这样的话,不管对 colette: 有多狂热多忠诚,都很有可能变成了“好心做坏事”的结局。


时尚品牌网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掌握每日最新资讯

作者/来源:NOWRE
编辑:an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