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裕彤壮大周大福,齐名李嘉诚,力助许家印身家150亿美元
说起“周大福”这三个字,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大型商场和繁华商圈的一家家周大福珠宝店、还是琳琅满目五光十色的各式珠宝?
说起“周大福”这三个字,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大型商场和繁华商圈的一家家周大福珠宝店、还是琳琅满目五光十色的各式珠宝?
不说你不知道,现实中的周大福集团可不止是卖珠宝,而是一家非常有野心的公司!
除了控股近九成的周大福珠宝集团,周大福集团的业务还涉及酒店、房地产、百货零售、建筑、电讯、道路网及金融服务业,甚至还有服装业和石油业!
广州第一高塔“广州东塔”,名字叫做“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
从香港的一家小金铺,到今天雄霸多个领域的行业巨头,周大福能走到今天,离不开一个人的几十年的付出。
即便他已经离去,但他所缔造的商业传奇会被人永远铭记,他就是香港珠宝大王、地产大王郑裕彤。
从“上门女婿”到“珠宝大王”
郑裕彤的一生非常励志,在某种程度上和华人首富李嘉诚也有不少惊人的相似:
他们都出生贫寒,从打工学徒做起,娶了“老板”的女儿,在丈人的帮助下,创业成功,当然最为关键的是,他们都在恰当的时机,进军了房地产业。
1925年,郑裕彤出生于广东顺德,从小家境就不是很好,但父母却对他期望很高,节衣缩食送他到学校念书。抗日战争爆发后,读中学的郑裕彤被迫辍学投靠父亲的至交好友周应元,并在周的金铺周大福当学徒。
当时的周大福只是周应元于1929年创立的一家小金铺,而郑裕彤的工作也很简单,只是扫地、倒痰盂、洗厕所,空余时间才在店面学习接待点小生意。
但凭借着头脑聪颖、勤恳能干,他只用三年就从打杂晋升为柜台主管,并于同年娶了周至元的女儿周翠英,入赘周大福。
可能郑裕彤自己也没想到,他的传奇人生,这才刚刚开始。
1946年,抗日战争结束,郑裕彤受岳父的委托,怀揣着两万元现金和24两黄金在香港开了周大福的第一家分店。当时,在香港做金饰店的店铺很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突围困难重重,而郑裕彤的方法很简单——“以品质赚口碑”。
当时的香港一般黄金的成色都是 99% ,即九九金。但郑裕彤首创推出四条九(即含金量 99.99% )足金,较三条九金(即 99.9% )含金量更高。
这个办法虽然立刻让周大福顾客盈门,但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每卖出一两金,都要亏几十块。但郑裕彤觉得赚口碑比赚钱重要多了,几十万的损失就当广告费了。
果不其然,仅仅两年时间,周大福金饰的口碑就传遍了香港,赢得了可观的市场占有率,也帮周大福在香港站稳了脚跟。1984年,香港政府还通过立法把周大福首创 999.9 纯金首饰规定为香港黄金首饰的成色标准。
看着女婿如此能干,1956年,周至元将周大福交由郑裕彤打理,周大福也正式进入了郑裕彤时代,郑裕彤也得以大展拳脚,开拓自己的商业帝国。
1960年,郑裕彤突破传统金铺的营运模式,将周大福珠宝金行改组为周大福珠宝金行有限公司,这是香港金饰珠宝行业最早的有限公司机构,因为管理模式先进,员工团结一致,结果当年公司的盈利就达到了500万元!
做大了金饰生意,郑裕彤又把目光投向了钻石。在1960年代,为了确保世界钻石市场的稳定,国际规定只有持有“戴比尔斯”牌照方可批购钻石,这个牌照全球只有500张,而当时的香港只有商人廖桂昌才有这个牌照,他也得以独霸香港钻石市场,成为名震一时的“钻石大王”。
但这并没有难倒郑裕彤,为了取得这张牌照,他索性在1964年到南非买下一间有戴比尔斯牌照的公司,此后又购得了多张戴比尔斯牌照。
从此,周大福就成为了香港最大的钻石商,高峰期更包揽全港钻石入口量三成,再加上金饰生意也日益红火,郑裕彤就成为了香港的“珠宝大王”。
经过多年的发展,周大福的名声已经不仅局限于华人市场。2015年7月,国际咨询公司德勤发布了《2015年全球奢侈品报告》,周大福名列奢侈品巨头LVMH 集团、卡地亚母公司历峰和雅诗兰黛之后,名列全球奢饰品第四位!
而在周大福后面的,还有瑞士斯沃琪手表、蒂芙尼等知名品牌。
名字会错,但外号不会错
“鲨胆彤”就是爱冒险!
有人说,爹妈给的名字会起错,但外号是一定不会错的,郑裕彤有一个外号,叫做“鲨胆彤”,鲨胆,就是粤语“大胆”的意思。
从力排众议不惜亏本几十万推出四条九足金,再到耗费巨资购买公司只为了转战钻石行业,郑裕彤展示了自己做生意独辟蹊径、出人意料的一面。
经营珠宝业的成功,使原本名不见经传的郑裕彤成为香港实业界的知名人物。然而,当人们还在把他看作一个珠宝商的时候,郑裕彤已经不动声色地杀进了房地产业。
当时,内地文革波及香港,香港“造反派”发起大规模运动,局势动荡,有钱人纷纷抛售物业移民海外。楼市崩溃,很多人视地产为畏途,郑氏却逆市而动,趁低大量收购土地,让人不禁感叹“鲨胆彤”的外号果然没起错。
60年代的动荡香港
此后,地产经历过一年多的低潮,开始缓慢回升,到1969年下半年,已显现出兴旺的景象。1970年,香港地产楼市全面兴旺,地价扶摇直上,郑氏受益匪浅,财富成几何级数增长。
1970年,郑裕彤与何善衡、郭得胜等人成立了“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并占57%的股权做了大股东,全面向地产进军。
1971年,新世界发展以1.3亿港元从太古洋行手中购入九龙尖沙咀“蓝烟囱”旧址,并斥巨资兴建新世界中心,当时大家都说郑裕彤买贵了,但10年之后那块地的价格已经飙升到10亿港元,而且建成后的新世界中心,更是成为了香港的地标性建筑。
1972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也因此成为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之一。
1984年,郑裕彤又投资18亿港元,兴建总面积近41万平方米的香港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并以令人惊叹的高超手腕把英国女王请到奠基仪式,女王为奠基仪式铲了第一锹泥土。郑裕彤和新世界发展集团立时名声大噪。
新世界中心和香港国际会议展览中心都面对维多利亚港,隔海相望,成了郑裕彤竖起来的两块丰碑。
自此,郑裕彤的家族,就和李嘉诚家族、郭德胜家族和李兆基家族,合称“香港四大家族”。
截至2016年6月30日,新世界集团资产总值合共3921亿港元。集团的主要业务包括物业发展、基建与服务、百货、酒店及服务式住宅,业务遍布香港、中国内地、澳门及全球多个城市。
2015福布斯香港富豪榜,郑裕彤以150亿美元的财富,排行第三,在华人富豪榜上排名第九。
成功靠目光,靠努力,就是不靠运气!
因为一次又一次的资本运作,有人说郑裕彤是靠投机才做成大事的,郑裕彤却说:
“投资与投机是有本质区别的,只有买空卖空才完全属于投机的做法。……所以凡事不要过头,不要博尽。一个商人最好永远不要有敌人,不用视对手为敌人,做生意要胸襟广阔,不够阔做不了大事,当然,这个未必每个人都做得到。我的原则是:大事过得去,小事决不斤斤计较,所以长期合作的伙伴很多。”
郑裕彤说的这番话,或许许家印会深有体会。2008年恒大准备在香港上市,却因为金融风暴而遭遇资金缺口,在许家印最困难的时候,是郑裕彤出手,先后给恒大注资了5.5亿美元,才让恒大转危为安。
虽然郑裕彤已经是香港大富豪,但是他既不奢华也不自夸。很长一段时间,港人包括各大传媒都在为郑裕彤在香港富豪榜上的排位争论不休,倒是郑裕彤自己不以为然:“排第三怎么样,第四又如何?……财富多了这么过,少也这么过。只要是够子女读书,够家中大小两餐,足矣。”
而且,郑裕彤为人节俭,常常在公司吃家常菜做午饭,不喜欢穿名牌,有自己的小车,却偏好一个人踱出来,时不时去过过“地铁瘾”。
但对他人,他却异常的大方,从70年代开始,他就开始在大陆投资,不为赚钱,只为贡献:兴建发电厂、高速公路、修建医院等基础设计,累计已经投资超过了80亿元,而各医院、学校的捐款,更是超过了10亿元。
2016年9月30日,郑裕彤因病逝世,享年91岁。在他出殡那天,包括前特首董建华,现特首梁振英,还有李嘉诚、李兆基等人,几乎整个香港的名流们都来为他送行。
郑裕彤的离开,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落幕。
1973年,香港电视剧《狮子山下》热播,剧中香港普通市民自强不息的励志故事也激励着那个年代的香港人为美好生活而努力,成为老一辈香港人的真实写照。
郑裕彤曾经就是香港狮子山精神的代名词:不畏艰辛,吃苦耐劳,敢闯敢拼的精神,加上超越常人的智慧与眼光,在逆境中逆流而上,一手缔造了自己的财富帝国。代表着香港经济最辉煌的年代,和典型的香港企业家的打拼精神。
在历史车轮的滚动中,时代的传奇在慢慢落幕,这样的大佬如今走一个少一个…
时尚品牌网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掌握每日最新资讯
编辑:a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