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澜之家出资4500万设金融公司 轻资产运营模式浮现
4月13日,海澜之家股份有限公司发公告称拟以自有资金4500万元出资设立消费金融公司,有要把他独特的“轻资产运营模式”搬到台面上的意味。
4月13日,海澜之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澜之家”)发公告称拟以自有资金4500万元出资设立消费金融公司,出资比例为7.5%。
除海澜之家外,还有包括江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银行”)、 凯基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基银行”)及上海二三四五网络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二三四五”)共同发起设立江苏苏银凯基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消费金融公司”)。出资占比分别为50.1%、33.4%和9.0%。
由于此次投资不构成关联交易,不属于重大资产重组。海澜之家表示,此举将有助于消费金融与其现有业务场景进行结合,为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等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增值服务,增加客户粘度,积累用户数据,以便更好的服务主营业务,增强公司盈利能力。
在业内看来,由于江苏银行有牌照缺场景,海澜之家有场景缺牌照。双方合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江苏银行借此突破地域限制,实现异地扩张。海澜之家借力金融平台,线上线下支付多样化,实现杠杆经营,降低资金成本和经营风险,加速业务扩张。
查阅海澜之家历年财报发现,其主营业务一直是服装板块。就算零售(专题阅读)市场整体低迷,做主业赚钱都成为企业的一种奢望的当下,其2016年任实现营业收入167亿元,同比增长7.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2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74%。其中,服装板块的收入为165.22亿元,占总收入的98.93%。
在投资板块,截止2016年12月31日,也仅有对江苏银行的0.14%的持股比例和持有浪潮信息240205的股数。
此次剥离服装,单独开设金融公司,或有种要把他独特的“轻资产运营模式”搬到台面上的意味。
实际上,随着消费金融玩家的财报不断报喜,希望进入消费金融领域分一杯羹的各路资本也越来越多。海澜之家也抢搭这趟“顺风车”。
早在几年前,就有人研究了海澜之家独特的轻资产运营模式,更有胜者称之为“变相借贷”、“更像一个融资的金融公司”。它主要利用高额的加盟费,确保手头现金流的充裕的基础上,快速拓展门店;再加上把产品设计和质量把控的要求度丢给上游供应商,还要求其承诺100%退货,将库存风险也分摊给了供应商。所以海澜集团旗下又单独开出了“百依百顺”,目的就是用来销售海澜之家卖不掉和退换回来的库存尾货。
据相关人士透露,海澜之家加盟费达到200万,其中100万元作为押金交给海澜之家,剩下的100万用于支付店铺的租金、装修、人工以及启动资金。
凭借这种加盟商负责投资,供应商提供设计和货品,海澜之家负责经营管理的模式,成功将其资源整合能力最大化,目前市值已突破500亿。门店数也从2009年的655家,增加到了2016年底的5243家,其中直营店仅19家,占比为0.36%。
海澜之家借这种高效的供应链和分销管理模式,也助其成为本土近年来成长最快的服装品牌。
不可否认的是,在零售圈里,很多企业都布局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成绩也是喜忧参半。
日前,重庆百货披露财报显示,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实现投资收益281.32万元,同比增加171.46%,主要为马上消费金融净利润同比增加。
不过,苏宁云商披露苏宁消费金融财务数据显示,苏宁消费金融公司2016年营业收入1.06亿元,净利润亏损进一步下跌至1.89亿元。
苏宁云商表示,苏宁消费金融报告期内处于发展用户、提高品牌知名度的阶段,通过加大了促销推广投入,支出较大。未来,随着用户粘性增加,使用场景的进一步丰富,以及大数据支撑下的风控能力的不断提升,产品利润将有所提升,消费金融公司效益将逐步得到改善。
时尚品牌网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掌握每日最新资讯
编辑:a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