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资讯正文

裂帛想做中国的zara?看看差距有多少

前不久,服饰品牌“裂帛”的创始人汤大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说,从淘宝起家的裂帛有朝一日也许会成为中国的Zara。首先先让我们想一想,说起“裂帛”这个品牌你了解吗?

前不久,服饰品牌“裂帛”的创始人汤大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说,从淘宝起家的裂帛有朝一日也许会成为中国的Zara。首先先让我们想一想,说起“裂帛”这个品牌你了解吗?经常逛淘宝的女性应该都曾看见过裂帛家的衣服,相信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一样的:最炫民族风。图片中的模特往往揪着一个中国娃娃的发髻,搭配一身棉麻刺绣装,脚上还蹬一双古朴的绣花靴子。所以,几乎很少有人把这个带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品牌和“下一个 Zara ”联系在一起,虽然裂帛消费者人数一点也不少。

 

我们再讨论第二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野心勃勃的裂帛要把Zara作为赶超的目标,而不是同为快时尚品牌的H&M、C&A、F21或者优衣库?根据最新彭博亿万富翁指数,西班牙亿万富豪、Zara老板阿曼西奥•奥特加已超越股神巴菲特,成为全球第二富有的人,其资产达到了715亿美元。过去的近30年时间中,ZARA每年为消费者生产835,000种不同的服装,全球每天都有ZARA的新门店开张。

 

Zara到底火不火,看看周末商场里Zara试衣间门口大排的长龙就能略知一二了。Zara品牌之道可以说是时尚服饰业界的一个另类,在传统的顶级服饰品牌和大众服饰中间独辟蹊径开创了快速时尚(Fast Fashion)模式。而随着快速时尚成为时尚服饰行业的一大主流业态,Zara却仍能雄踞快时尚品牌老大的位置,哈佛商学院把Zara品牌评定为欧洲最具研究价值的品牌,沃顿商学院也将Zara视为研究未来制造业的典范。总之,Zara作为时尚服饰领域的标杆,想要追赶它的风采实属不易。 

我们回过头看一下“裂帛”的发展情况,“裂帛”生于2006年,生于淘宝,长于天猫,由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与设计师共同合作。2015年初,“裂帛”宣布将在2016年年底之前完成上市。成立9年的裂帛每年销售增长达到200%,2014年的销售额已经超过了10亿元。公司完成设计稿一万多张,制作成衣503万件。到目前位置,裂帛已经成为一个集团,旗下包含7个子品牌,员工达到800人。这样看来,裂帛也算是成长的非常快的国内本土服饰品牌,但能否成为中国的Zara,我们不妨先学习一下Zara的成功之道。

 

Zara走红的不二法门便是“一流的设计、二流的面料、三流的价格”,瞄准的是那些买不起顶级品牌却又喜欢时尚设计的年轻人的消费需求,被大家亲切的称为“大白菜价儿”。服装款式的时髦风潮更换很快,对大多数消费者,需要在时髦与消费能力之间达到平衡,年轻人是时尚风格的追求主体,而其中相当一部分人不具备高消费能力,所以市场需要有一些既能够满足消费者时髦需要,又不会让大家感到肉疼的品牌。Zara就是其中之一。

 

其次,Zara被认为是所有设计师的噩梦,原因是Zara推陈出新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大多数零售商要好几个月才能把新产品推上市场,但是ZARA只要两个星期。ZARA的策略是并不领导时尚潮流,但是一定紧跟潮流。虽不是时尚的第一倡导者,却是以最快的速度把“潜能”变成现实的行动者。Zara要求每隔3周其服装店内所有商品一定要全部换新,“所以在Zara,任何持久的溢价都源自新鲜感,毕竟让顾客不停地去购买同一个品牌的、不怎么便宜的衣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Zara为了让自己的供应周期变得更短,Zara算是用尽了心思。目前世界上的大多数制造商都把工厂搬去了第三世界国家,目的自然是节省成本。而Zara坚持“欧洲制造”,因为这样可以保证速度,使公司在最短时间内推出新款时装。在物流配送方面,对于一些距离较远的市场,Zara不惜打“飞的”送货,运费确实很贵,但是在Zara眼里都是小钱儿。为了把速度提升至极致,Zara甚至研发了一种新的库存追踪系统,叫做射频识别系统(FRID),可以从工厂到销售终端进行完整追踪。

 

虽然看起来似乎 “速度”才是Zara克敌制胜的关键,但“速度”的背后却是Zara集约式的高效管理与有力的技术支持。关于时尚潮流趋势及顾客意见的各种信息每天源源不断地从世界各地进入ZARA总部的数据库,还有那些作为服装品牌让人心烦的尺码、款式、库存、物流信息,如果没有得力的信息处理机制、严格的渠道管理与高效的物流系统是根本无法应对的。要把一个如此庞大又要“速度至上”的服装帝国经营的如鱼得水,你还会觉得Zara只是以“快”取胜吗?

那么再回到裂帛的具体情况上来,裂帛现在自然是不能与Zara同日而语的。但是在此我们只看潜力,不看规模。从风格上来说,裂帛无意要比Zara更为窄众化,毕竟并不是每一个人都爱民族风,更不需要把民族风塞满整个衣橱。其次,Zara以实体店为主,客户群并不固定,而生于淘宝的裂帛往往都是靠回头客。裂帛的上新周期不算短,基本一周一次,款式比Zara的少很多,整个集团一年差不多是8000 到9000 个款,但比起本土品牌来说已算高产。裂帛也在摸索属于自己的生产摸索,收效如何还需要市场的检验。

 

所以,裂帛要想成为中国的Zara其实还要向Zara学习很多,比如提高市场的应变能力、提高质量的同时降低成本、了解消费者的意见、追踪时尚风潮等等。但是裂帛较之Zara也并不是完全没有优势,裂帛最大的优势就是在于它生于电商平台,谙熟电商之道。Zara去年才刚刚入驻天猫,预备真正的开展线上线下的多渠道销售,在网络销售方面裂帛还是更有经验。


时尚品牌网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掌握每日最新资讯

作者/来源:腾讯时尚
编辑:Henry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