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门店扩张“营养不良” 关店潮席卷南大街
“李宁不干了,店铺转让了。”1月15日,位于南大街的一家李宁专卖店悄然关门,据相关人士介绍,1月4日左右这家李宁专卖店就已关店。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仅去年一年烟台的多家国产运动品牌专卖店相继关门。而在国产运动品牌掀起关店风潮的同时,开门营业的其他运动品牌专卖店也在频繁上演“吐血”促销。业内人士分析,国产运动品牌因近几年的扩张造成产能过剩,再加上电商冲击 ,造成了大批低效实体店铺纷纷关门歇业 。
/现状调查/
关门风袭烟台李宁也不干了
“这是要重新装修还是不干了?”1月15日,正在逛街的市民王先生看到位于南大街振华购物中心对面的李宁专卖店关门了。15日下午,记者来到店里,看到两名装修工人正在施工,据他们介绍,这家李宁专卖店不干了,店面被楼上的一家珠宝店租了下来。
这家李宁专卖店为何突然关门?是不是运动品牌关店风也刮到了烟台?1月16日,曾做过李宁品牌烟台零售经理的孙甲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借着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李宁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大规模“铺店”,目的是要把品牌形象植入消费者脑中,而现在 ,李宁品牌则需转变经营战略,优化资源。
收入普遍偏低店员考虑转行
“过年后我就不干了,工资太低了。”南大街上另一家李宁专卖店的导购员小月对记者说,她每个月的基本工资不到1000元,而一个月下来,销售提成还没有基本工资高呢。
1月16日上午,记者在小月的店内站了近一个小时 ,期间只有四五人光顾,没有一人进行消费。小月说,这种情况很常见。“干这个赚不到多少钱。”店里的另一名导购员小宇也在犹豫年后要不要换一份工作,“现在服装行业都不大景气,我再考虑考虑吧。”
/原因分析/
实体店成本高,网上买更便宜
“网购更便宜,省去店铺租赁成本和人工成本,很多都是厂家直销。”市民李丹是一位网购达人,通常在实体店内试好衣服,再到网上购买。
李丹表示,根据她的网购经验,在价格上,国产品牌运动装网店要比实体店便宜不少,“一些国产品牌的运动装说起来是品牌服饰,但越来越像超市货了。前几天我在网上花78元买了一双原价239元的李宁运动鞋,店家不仅包邮,还送了一双袜子。”受网购的冲击,国产运动品牌实体店的销售只能靠打折来吸引消费者,匹克品牌烟台零售店总监张女士在提到如何应对行业“寒冬”时说,下一步还会继续加大促销力度。
“穿运动装太土”,喜欢时尚服饰
1月16日,大润发“李宁优惠工厂店”内,烟台一职业学院的李志明同学正在试穿一件价格为125元的羽绒服,导购员在一旁不时提醒说,“买两件还可以打7折。”李志明对记者说:“现在同学们上体育课都不愿穿运动装了,我女朋友也说穿运动装太土了。”
采访中,匹克烟台零售店总监张女士说,2008年奥运会过后,喜欢穿运动装的人就越来越少了,“消费者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几年前大家都以穿运动服为时尚,但现在的消费者更喜欢时尚休闲服饰,而且专业的户外运动品牌也抢走了热爱运动服装的那部分客源。”
门店扎堆扩张,普遍“营养不良”
据了解,运动品牌专卖店在烟台大面积铺开是在 2009年前后。在烟台市服装行业协会的工作人员娄礼仁看来,运动品牌服装进入烟台是一个“爆炸式”的增长过程,“像烟台的各大商场内都有运动品牌服装专区,虽然相比青岛、济南等城市,烟台的运动品牌服装店数量不多,但在2010年前后,运动品牌服装店的数量就超过了休闲品牌服装店很多。”
在业内人士看来,2008年北京奥运会给中国体育品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借助消费者被激发起来的体育热情和商业赞助、广告营销等因素,许多体育品牌赢得了充足的资本,发展势头蒸蒸日上。在这一过程中,许多品牌在二、三线城市大量开设门店,占领市场。但疯狂的扩张也造成了门店扎堆 、同质化竞争严重、低效门店数量增多的现象。
迎战“寒冬”
各家都在促销打折力度惊人
“全场4折优惠,特价羽绒服199元一件”;“买一送一,买两件还有优惠”;“买二百送二百”……南大街和三站市场是烟台运动服装品牌扎堆的地方,各家的促销活动也是五花八门 。
在位于南大街的一家鸿星尔克专卖店内,导购员介绍说,会员卡不能用了,因为现在店内打出的4折优惠远远低于会员卡的8.8折优惠。记者看到,去年10月份推出的两款羽绒服已经开始特价处理,原价680元,现价只要199元。
时尚品牌网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掌握每日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