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克许志华:不惧怕库存压力 要“固执”去闯
初见许志华的时候,是在由品牌中国产业联盟、中国国际商会主办的2012品牌中国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上,被评为“2012品牌中国年度创新人物”的他,穿着一身得体的黑西装端坐在沙发上,领口别着匹克LOGO的标牌, 黑皮鞋的上方露出了匹克标志的袜子。有人笑着问他:“徐总,您穿着正装的时候也会穿匹克的袜子?”他淡淡一笑:“随时都会穿着匹克的产品,因为它值得我信赖。”
出口 匹克卖鞋很“固执”
作为原汁原味的中国运动品牌,匹克近两年的发展不容小觑。海外市场做的风生水起,除了利用NBA资源在美国开店,还建立海外研发中心,今年11月匹克又签约德国篮协,将欧洲市场的“盘子”越做越大,近日,匹克与NBA猛龙队达成合作伙伴关系,意图进一步开拓北美市场。一个中国运动品牌,在2012这个堪称“最不好做”的时期,却依然疾步前行,每年出口额都有所增长,其中有何奥秘?相信很多企业家都想寻求答案。
“以前中国出口的服装鞋帽多强调中国制造,对市场没有控制权,而匹克则一直强调国际化品牌战略,这就是最大的不同。在我们的坚持下,匹克已经逐渐对国际商场拥有了主动权,我们让外国人知道匹克不是传统意义的制造。”
在许志华的记忆中,有一件事一直记忆犹新。2002年匹克去美国拉斯维加斯参加鞋展,当时匹克一双鞋在美国批发价卖18美元,“但那一次展会我们一双鞋都没有卖出去,一个经销商都找不到,为什么?大部分原因都是听说我们是中国品牌,马上联想到廉价。我们隔壁来自国内其他地区的企业,一双鞋卖2美元,只有匹克这个中国牌子卖价最高。”许志华坦言,当时所有的匹克人都不服气,改变外国人的固有观念让匹克人变得更“固执”。“如今的匹克在美国开店,产品售价基本都在80美元~100美元左右。这是我们坚持走国际化战略的结果,坚持让我们拥有了海外市场的主动权。”
压力 匹克都能挺过去
2012年中国服装企业都在面临各方面带来的压力,立足中国做全世界品牌的匹克,自然也不例外。但是在压力重重之下,匹克依旧有着很明确的信念。“现在的中国市场,消费模式正在发生很大改变,这个改变也带来了渠道销售的变化——电子商务,这对于传统渠道是个冲击,但是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是机遇和挑战。成本在上涨,市场消化不顺畅,企业的挑战也越来越大。但在激烈竞争中一定要抓住品牌的核心,坚守品牌的核心。把自己的那点优势做实了,品牌自然就会好起来。”
库存问题在2012年成了年度热门话题,而这个话题在运动休闲品牌当中更是热浪高过一浪,许志华也坦言库存不可能有根本的改变,因为鞋服行业并不是根据市场需求而做生产的企业,所以库存问题不能避免。“厂家都是先根据经验和市场研究而生产,然后让消费者选择。产品要么销得好,要么就不畅销,需求不足的时候自然产生库存。我认为要解决库存就要减少订单,少生产一些产品,但现在这治标不治本。从长期来讲,把品牌核心价值和精神与消费者做更好地沟通,研发的时候更注重核心的东西,这才能保证下一批产品更受消费者欢迎、更畅销。”
生产 匹克对员工要负责
因为制造成本的上涨,很多国外知名运动品牌将中国的生产订单转移到了东南亚成本相对低廉的地区去生产,而很多国内品牌在无法承受成本压力的同时,也选择转向东南亚国家去生产。在这种情况下,有着上万员工的匹克会怎样做?许志华显然还是对中国本地生产有一定的眷顾:“我们目前是将生产企业转到了内地,我们在江西、山东等省都开了新的生产基地,但是如果中国经济还进一步发展,人工等生产成本依旧继续提升,我们可能也会选择海外下单,但做企业不仅要赚钱,还要有社会责任,这个责任就是要对国内的员工负责。”
许志华说匹克是成长于中国的企业,受益于中国快速成长的氛围和土壤,所以最大的责任就是把企业做好。“匹克自己的员工就有上万人,而在上下游的相关体系中更牵涉到10万工作人员,只有把国内的企业做好,才能让10万人的家庭有更稳定的生活保障,这也是匹克一直没有选择海外下单的原因之一。”
年轻的许志华,面对很多压力的时候,总是强调企业要改变,要打破局限。“作为一个中国的企业家,我总希望在思维上突破固有模式,让全球资源为自己的品牌服务,这才是中国新一代企业家应该正视的机遇与挑战。”
“‘匹’在闽南话就是苦,一开始匹克做运动鞋企业很难,到现在由一个中国品牌成长为全世界有影响力的品牌,这让我们不管前方有多苦,还会依然坚持。”
时尚品牌网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掌握每日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