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资讯正文

李宁公司处理库存求翻身 高昂代价重回起跑线

四年前,中国前体操运动员李宁飞进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点燃了奥运圣火。现在,他的公司正准备一把火点燃自己的存货。
 

北京一家李宁专卖店。 

      中国零售额年度增幅接近15%,消费产品公司有很大的发挥空间。但运动服饰零售商李宁公司却节节失利,利润稳步下滑。该公司2010年上半年收入人民币5.82亿元,而今年同期则降至人民币4,400万元。 

      李宁以及安踏这类国内竞争者面临的问题是,由于预期中的需求从未实现而出现大规模的生产过剩。这导致零售渠道充斥着卖不出去的存货,迫使商家打折销售,从而也就更难以向顾客推出新产品。这种做法也损害了李宁的品牌,将中国的运动爱好者推向了耐克(Nike)和阿迪达斯(Adidas)的怀抱。 

      私募股权公司TPG今年早些时候的注资无疑是给李宁公司的一剂强心针。李宁公司说,将拿出规模在人民币14亿元至18亿元的计划,克服上述困难,计划包括清空库存、关闭或迁移部分门店并重组应收账款。 

      此举是寄希望于李宁能通过向市场推出全新的产品而领先于竞争对手,同时在无需降价促销的情况下清空存货,降价促销会进一步损害其品牌。

      但这是个代价高昂的战略,其代价至少是去年全年利润的3.6倍。巴克莱(Barclays)指出,这个计划同时还有很高的难度,因为它涉及多个不同的运转部门,包括52家经销商。 

      李宁正为重新回到起跑线上而付出高昂代价,但这也不能完全保证它会获得这场比赛的胜利。


时尚品牌网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掌握每日最新资讯

作者/来源:华尔街日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