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资讯正文

高库存重压下的服装业资金链恐断裂

从入夏以来,当季衣物变开始一轮又一轮的打折促销。而在大折扣的背后,以及过快的品牌扩张战略下,则反映出中国服装行业高库存的现象。而目前,李宁、美特斯邦威、海澜之家的高库存现象尤为突出,海澜之家的存货总额已经占到总资产的56.82%。这样的高库存,使得企业现金流不堪负重,资金链可能断裂。

      根据2011年的财务数据披露,李宁的存货总额达11.3亿元,占总资产比例的15.5%;美特斯邦威存货约25.5亿元,占总资产的29.8%;海蓝之家存货总额约38.6亿元,占总资产的56.82%。不仅如此,七匹狼、九牧王、森马等品牌的存货数量也居高不下。 

      在2012年李宁公布的第四季度订货会数据显示,订单金额及订货量均有20%的下降幅度,公司有计划的控制了订货总额,希望在年底使库存恢复到正常水平。同样,美特斯邦威也从2011年开始着手折扣店的开设及网络销售的推广,截止2011年年底,完成了近300家折扣店扩张。 

      清科研究中心助理分析师王艺璇表示,表面看来,这些措施可以解决企业的燃眉之急,但却并不是长久的发展之策。 

      事实上,中国的服装行业从过去粗放式生产,为企业积累了大量的生产资本,但却造成了需求放大、产品品类细分欠缺、品牌定位不清晰等诸多不良问题。目前,中国服装企业的品牌重塑及资源整合使行业趋于精细化,然而,过快的品牌扩张等长期遗留下来的问题逐渐曝露。 

      目前,高库存现象在诸多企业中凸显出来,意味着企业的大量资金占用,影响了企业的现金流,更有甚者使得企业资金链断裂。对于服装企业而言,库存积压带来的商品折价更是牵动其正常运营。 

      王艺璇认为,尽管不同企业的高库存成因一部分来自于企业内部,但从整体行业来看,导致中国服装企业高库存的原因有两点。首先,消费者需求把握不足,粗放式的生产模式造成需求扩大;其次,供应链环节缺少信息化建设。

      服装企业在销售渠道中普遍运用“品牌商-代理商-零售商”的分销模式,中间环节通过一年两次的订货会(春夏季、秋冬季)来沟通,代理商通过对当地的销售预估来决定订货量,这种不准确的判断与消费者实际需求存在很大误差,代理商往往订购较多的商品以备断货,品牌商也储存较多的商品以备补货,这种双方面的需求扩大的“假象”最终给库存造成了多余的压力。


时尚品牌网微信二维码
扫一扫 掌握每日最新资讯

作者/来源:网易财经
Top